日韩精品毛片在线播放_天噜啦无码AV在线播放_色欲A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超短裙嫩模喷白浆在线观看

正在加載中...

首頁 風云人物 施瑯提出攻打日本的計劃后,康熙為何會否決?

施瑯提出攻打日本的計劃后,康熙為何會否決?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知秀網小編帶來的康熙的文章。

施瑯曾經是鄭成功的部下,精通海戰(zhàn),在1683年以福建水師提督身份收復臺灣。

收復臺灣不久,施瑯向康熙上書,建議政府打造水師,一舉消滅日本,以免中國沿海像明朝嘉靖時期那樣,再次受到倭寇侵擾。

可是康熙皇帝經過仔細研究之后,否決了施瑯的建議。很多人為此感到遺憾,如果聽了施瑯建議的話,日本豈不是就能成為中國一個省,甲午戰(zhàn)爭和抗日戰(zhàn)爭也不會發(fā)生了?

康熙是一代明君,一手打造了大清盛世,要不然大家就不會祝愿他再活五百年了。

那么,康熙為什么要否決施瑯的計劃,難道他對領土過敏?

沒有一個統(tǒng)治者不喜歡開疆擴土,康熙作為一個雄心勃勃的君主,自然也不例外??滴踔砸駴Q施瑯的提案,主要原因如下:

大清軍隊戰(zhàn)斗力不行

八旗騎兵雖然戰(zhàn)斗力很強,但是八旗騎兵人數(shù)實在太少。

所以大清入關之后,平定天下,消滅抵抗武裝,依賴的都是漢族將領,如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人。

而且清兵入關后,貪圖享受,軍紀不好,訓練松懈,早就失去了當初的狼性,戰(zhàn)斗力大大下降。

就以鎮(zhèn)壓噶爾丹叛亂為例,這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小政權,跟一億多人口的大清作對是自不量力。

因為無論是兵員和資源,都不能跟大清相提并論,本來是不堪一擊的。

可是噶爾達多次進犯,一度威脅北京,康熙三次親征才算清除了這個禍患。

噶爾丹從1670年(康熙9年)開始作亂,一直到1690(康熙29年)才告一段落。又過了7年,大清再次征討噶爾丹窮途末路,飲藥自盡。而且噶爾丹這次失敗事出有因,是因為自己的侄子在后方叛亂,后院起火,讓他首尾不能相顧,才走到絕路上的。

由此可見,這個噶爾丹也真把康熙爺折騰苦了。當他的死訊傳出后,正在黃河大堤上巡視的康熙當即就跪到了黃河大堤上,拜天謝地,非常慶幸。客觀地說,大清軍隊的戰(zhàn)斗力實在不敢恭維。

需要說明的是,直到1757年,乾隆才出兵滅了噶爾丹國。

遠征日本,運兵的時候需要水師,但是登陸之后,還是要進行陸戰(zhàn)的,就算是施瑯有兩把刷子,能把大軍運到日本島,接下來還是要靠陸軍作戰(zhàn)。

而且日本是島國,4個大島,數(shù)千個小島,地形復雜,每攻占一個島嶼,都要發(fā)生一場血戰(zhàn),而且八旗鐵騎到了那里沒有用武之地,長處沒有辦法發(fā)揮。在日本進行戰(zhàn)爭的艱難和殘酷,超過遠征噶爾丹十倍、百倍。

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康熙心里沒譜,自然不會隨便用兵。

大清財力不行

康熙登基之后,先是用了9年的時間,平定了三藩之亂;接著用了20年左右的時間,平定噶爾丹叛亂;之后在康熙22年(1683年)收復臺灣;康熙25年(1686年),又在北部邊境跟隨沙俄進行了雅克薩之戰(zhàn)。

康熙在位那些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堪稱是戰(zhàn)亂頻仍。

打仗就是燒錢的,幾十年仗打下來,國庫里已經消耗一空,沒有多少銀子。

康熙駕崩的時候,國庫非但沒有盈余,還虧空達800萬兩白銀;雍正登基后,曹雪芹祖上被抄家與此有很大關系。

日本非常強硬

日本在乾隆時期,屬于江戶時代中后期,經濟繁榮,社會穩(wěn)定,國家實力雄厚,尊王攘夷觀念深入人心,幕府勢力受到削弱。

幕府大老遇刺身亡和薩英戰(zhàn)爭的失敗,都令幕府的權威一落千丈,在此情形下,德川慶喜先后把政權與領地交還朝廷,朝廷影響力增強,對外政策日趨強硬。

對于去進行貿易的中國貨船,他們根本沒有放在眼里,"茍有犯我禁令者,必處死無怠",甚至動用火槍和火炮驅逐走私和非走私的中國貨船。

日本學者木不和昭認為,日本用武力驅逐大清船只是藐視大清,類似行為不會發(fā)生在朝鮮船只上。1715年,康熙朝跟日本發(fā)生貿易糾紛,經過三年貿易戰(zhàn),大清還是接受了日本的貿易規(guī)則"正德新例",說明大清至少不敢小看日本,怎么會主動對日本動武?

總的來說,康熙還是個比較理智的君主,沒有腦子進水,聽從施瑯的餿主意,不然遭殃的還是百姓。

本文由網絡整理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明鄭時期將領劉國軒簡介:為何被康熙追贈為光祿大夫、太子少保?
下一篇
第一胎側切了,第二胎還用再側切一刀嗎?
發(fā)表評論
驗證碼
選擇表情
頁面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