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年羹堯,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
關(guān)于“雍正皇帝”準備開始動“年羹堯”,其實并非是像二月河先生在《雍正王朝》當中寫的那樣,因為“孫嘉誠”到甘肅去考察年羹堯的大軍卻被年羹堯所殺。
而且“孫嘉誠”這個人物的原型其實是雍正時期一位極有名的“直臣”名叫“孫嘉淦”,只不過,他與“年羹堯”之間并沒有什么交集,所以,列位千萬不要把小說當中的故事情節(jié)與真實的歷史混淆。
年羹堯真正失去雍正皇帝的寵幸以及從那之后就橫禍不斷,其實是從他在雍正二年,也就是公元1724年的十月開始的,導火索呢就是因為他在第二次進京面圣的時候,仗著自己的軍功以及雍正對他的寵幸做出了許多極度傲慢的事情。

首先,當他在從甘肅趕赴京城的路途當中路過陜西和直隸的時候,他竟然下令強制要求當時的陜西巡撫范時捷和直隸總督李維鈞等封疆大吏要下跪迎接和送別他,不得不說,他這么做就有點太過分了,已經(jīng)到了“僭越”的地步,畢竟封疆大吏至少是當朝二品,還沒有到給年羹堯這個一品官下跪的地步。
等他到了京城的時候,雍正皇帝派了不少的王公以及朝中大臣們到郊外去迎接他,當時王公們?nèi)枷铝笋R迎接他,王公之下的大臣們是跪著迎接他,從禮節(jié)上來講,他是應該下馬回禮的。
可是,他不僅根本就沒有下馬,針對那些下馬迎接他的王公們,也只是稍微點了點頭,那些跪著迎接他的人更是連看都沒有看,就這樣,他就進了京城,此后,當他進宮見到了雍正皇帝之后,也絲毫沒有收斂,仍然態(tài)度十分傲慢地跟雍正說話,似乎他才是皇帝,雍正反而成了臣子。

當然,雖說此時的年羹堯仗著手里的軍權(quán)而傲慢無禮,雍正還是可以忍的,可是,此后一件事情的發(fā)生卻徹底地觸到了雍正的逆鱗。
這件事情便是,年羹堯進京之后沒多久,雍正皇帝便下令要嘉獎立有軍功的將士,可是,雍正下了這道圣旨之后,京城當中便開始有了傳言,雍正皇帝之所以要嘉獎將士,完全是因為年羹堯的請求。
另外,還有一個傳言是,當時雍正皇帝之所以會對原本屬于“八爺黨”的大臣“阿靈阿”進行懲處,也是因為聽了年羹堯的諫言,很顯然,這兩個傳言的出現(xiàn)足以說明,當時“年羹堯”在百姓心中的聲望似乎已經(jīng)完全超過了身為一國之君的“雍正”,那么,“雍正皇帝”就不可能繼續(xù)在忍耐年羹堯了。
也就是在這件事情之后,雍正對年羹堯的寵幸便大大地降溫,等到過了一個月年羹堯回到了甘肅之后,年羹堯很快就接到了雍正給他的一道圣旨,這個道圣旨上面寫的是功臣要如何保全自己名節(jié)的一段話,很明顯,這就是雍正先想好好地敲打一下年羹堯,并不想把他“一棒子打死”。
當然啦,雍正之所以會采取這樣的方式,還是希望年羹堯能夠懂得“為臣”的本分,不要再依仗軍功繼續(xù)傲慢下去,可是,雍正的這樣一番苦心根本就沒有用,年羹堯此后仍然是我行我素,甚至可以說,那個時候的年羹堯很有可能已經(jīng)有了別的想法。
正因如此,到了雍正三年,也就是公元1725年的正月,雍正皇帝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他僅僅書面警告年羹堯毫無作用,于是,便公開地表達了對年羹堯的不滿。
另外,就在這一年呢,年羹堯似乎也開始了跟雍正的對抗,因為他一手指使了當時的陜西巡撫“胡期恒”奏了陜西驛道“金南瑛”一本,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金南瑛”不能為他所用,不能順應他的需求。

雍正當然明白年羹堯打得如意算盤,所以,當他在朝堂之上跟大臣們商議此事的時候,便直接說出了說是年羹堯在借機鏟除異己并且結(jié)黨營私,當眾便駁回了“胡期恒”的參奏。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雍正和年羹堯之間就徹底地撕破了臉,開始了很長時間的一段斗法,可是,雍正畢竟是一國之君,即便是年羹堯的官職再高,軍權(quán)再大,他的胳膊也沒有任何辦法抗過雍正的大腿。
于是,就在同年的五、六月間,雍正便把年羹堯當時擔任的所有本兼官職一擼到底,此后,又在同年九月下令捉捕年羹堯并且押送到京城會審。
經(jīng)過了將近三個月的漫長審判,朝中的議政大臣便正式向雍正提交了一道終審的奏折,一共給年羹堯列出了九十二條“大罪”,并且同時請求雍正對年羹堯明正典刑。
雖說最終雍正還是念及了年羹堯以往的軍功,免去了他的死罪,可是,他的長子卻被判以了斬刑,其他的兒子也被判處至少要守邊十五年,就這樣,想當初叱咤風云的大將軍“年羹堯”便落了一個家破人亡的慘烈下場。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