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知秀網(wǎng)小編帶來了一篇關(guān)于李治和武則天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關(guān)中有十八個帝陵,包括獻、昭、乾、定、橋、泰、建、元、崇、豐、景、光、莊、章、端、貞、簡、靖等十八個帝陵。唐帝陵背對群山,呈扇形繞山而行。但是有十八座唐帝陵中埋葬了十九個皇帝,其中有一個葬了兩個皇帝,這就是乾陵。

干陵是我國第一座帝王夫婦合葬的陵墓,建于684年。乾陵采用“以山為陵”的建造方法,依山而建,并配以17座小墓作陪葬墓。干陵保存完好,是唐帝陵中唯一未遭盜賊侵襲的陵墓。為什么武則天要和唐高宗李治葬在一起?是否真的出于對李治的愛?
教科書上說,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到了638年,年僅14歲的武則天被李世民看中,入宮成了才子。但與李治一見鐘情,于是李世民死后,武則天又娶了李治為妻,開始共同對付政敵。和唐高宗并稱二圣的是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身體較差,沒做幾年皇帝就不行了。武則天自李治駕崩后,便成了唐朝唯一的操縱者。
在掌握了武則天的權(quán)力后,開始向李氏家族下手。南王李穎、太子李賢、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皆死于武則天的屠刀之下。在武則天的大力打擊下,李氏家族死傷殆盡,無力威脅武則天。武則天終于在公元690年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盡管武則天在位時重視農(nóng)業(yè)、科舉、升官。不過,畢竟她生活在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王位非法一直是個問題。

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等發(fā)動“神龍政變”,迫使武則天讓位給李顯。11月,82歲的武則天死于上陽宮。在他去世之前,武則天把李顯叫來,讓他與丈夫李治一同下葬。盡管群臣反對,李顯還是順從了母親的意愿,力排眾議,將武則天下葬于乾陵。武則天要求自己埋葬乾陵,首先是因為乾陵的風水比較好。干陵位于陜西省咸陽市干縣北面梁山中。
在李治在世時,曾派長孫無忌和李淳風去尋找一處可用作陵墓的風水寶地,而梁山是長孫無忌和李淳風看管的地方。由于這里有三座山峰,所以北面就像一個梳著高髻的女人的頭。南峰東西相向,呈乳狀狀。遠遠看去,好象一個躺著的漂亮女人。景色秀麗,煙霧彌漫,仿佛人間仙境。而且,這里的五行是土,這是所有帝王都看中的一點。

袁天罡堅決反對,他認為土生金,這里又像個女人,以后一定會有金命女人掌管李唐江山??梢圆宦爠窀娴睦钪危欢ㄒ裨谶@里。袁天罡長嘆一聲,“取代唐人的,一定是武則天?!焙髞砭娃o官歸隱了。果不其然,武則天成了皇帝,她也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

第二,武則天希望死后能有寧靜。總之,武則天晚年身體欠佳,生前對李家宗室大肆屠殺。因此她晚年做了一些補善之事,不僅赦免了王皇后、蕭淑妃,還放了褚遂良等人,還將李顯奉為神明。唐雖以孝治天下,但武則天畢竟屬于武氏家族,并非李家宗室。死亡之后要掘墓,開棺鞭尸并非沒有出現(xiàn)。要是和李治合葬,這種事絕對可以避免,只要唐朝還在李家手里,誰敢這么做?唐高宗選擇武則天與李治合葬,真是明智之舉!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