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帝王趙匡胤嗎?知秀網(wǎng)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自古以來,能夠成就帝業(yè)者皆非池中之物。趙匡胤雖為武夫出身,但他拿捏人心的本事,實是歷代上位者中的翹楚。
下面,筆者就說兩個關(guān)于趙匡胤的故事:
第一個,陳橋兵變過后,趙匡胤帶著部下返回開封。趙匡胤來到皇宮之后,看到一位美人懷抱小孩,于是,便湊上前去問小孩是何許人也,美人答道:“這是世宗的皇子?!碑敃r范質(zhì)、趙普、潘美三人相伴在趙匡胤左右,趙匡胤對三名部下問道:“這該如何是好?”
剛剛歸降的范質(zhì)沉默不語,趙普則輕描淡寫地回了兩個字:“去之?!壁w匡胤對這個答案不太滿意,于是,又帶著詢問的眼光看向潘美。潘美遲疑道:“此事陛下心中已有答案,微臣怎敢反對?只不過這樣做,在情理上恐怕說不過去啊!”趙匡胤陰沉著臉,長嘆一聲道:“奪了人家的皇位,再去殺人家的兒子,這種事朕做不出來。”

潘美見趙匡胤這么說,心里總算是有了主心骨,他對趙匡胤說道:“陛下果真英明。早年微臣與陛下同為周世宗的臣子,倘若我奉勸陛下將此子除之后快,那就是對先帝之不忠。但若微臣勸陛下饒恕此子,那陛下恐怕會懷疑我不忠,所以剛才不知該如何作答。”趙匡胤喜笑顏開地說道:“既是如此,那么這個孩子就歸你撫養(yǎng)了。不過,既然此子是世宗的兒子,你不應(yīng)將其收為義子,還是讓他當你的侄子罷了?!迸嗣赖昧?,將孩子抱回了家中。
話說,這潘美是個聰明人,從這以后他再也沒在陛下面前提過關(guān)于這孩子的一切,而老趙也對此心知肚明,從不提及世宗后裔。
潘美將這個孩子改名為潘惟吉,后來這孩子還成了刺史,榮寵一時。
第二個,話說林仁肇是南唐中流砥柱,李煜麾下的軍界一把手。在與后周、大宋作戰(zhàn)的這些年里,林仁肇建功無數(shù),戰(zhàn)無不勝。大宋建國之后,趙匡胤不止一次地想要一統(tǒng)江南,面對洶洶而來的趙匡胤,林仁肇向李煜上書偷襲淮南重鎮(zhèn)壽春。
李煜是個文藝皇帝,對用兵之事素來所知甚少。于是,目光狹隘的李煜,拒絕了林仁肇的建議。林仁肇進諫這件事傳到大宋后,趙匡胤只覺得脊背發(fā)涼。幸虧李煜沒有采納意見,否則,重鎮(zhèn)壽春被奪,對大宋來說真可謂是莫大的損失。

為了除掉林仁肇,趙匡胤制定了一條毒計。
首先,趙匡胤派小偷從武昌僧院中盜取林仁肇的畫像,隨后將畫像掛在皇宮中。南唐使者李從善來到大宋后,趙匡胤特地帶他參觀皇宮。
兩人來到懸掛著林仁肇畫像的宮殿后,趙匡胤指著畫像問道:“貴使可認得這畫像中的人物?”李從善與林仁肇相交多年,自然認識畫像中是何許人也,只是他還是抱著疑惑的態(tài)度詢問道:“這人似乎是我朝林仁肇,是也不是?”
趙匡胤拍手道:“果真是好眼力,林仁肇目光如炬,想要歸順我朝,所以一早就將畫像寄送過來,作為信物放在宮中。”為了讓李從善信以為真,趙匡胤還指著皇宮外的一處大宅說道:“等到林仁肇來到大宋,我就將這處大宅贈予他,作為嘉獎?!?/p>
趙匡胤說得有鼻子有眼,李從善果然深信不疑。隨著李從善南歸,這件事也被傳到南唐。當李從善將自己的遭遇說給李煜聽時,李煜這個沒有腦子的家伙信以為真,中了趙匡胤的反間計。李煜大為光火,當即命人準備鴆酒,連夜送到林仁肇府上,將其賜死。

林仁肇死后,南唐再無可用之將。
可以說,李煜之舉,無異于自毀長城。沒過多久,宋軍便長驅(qū)直入,一路殺到金陵。大宋開寶八年,宋軍攻破了金陵城,李煜從一介皇帝淪為階下囚。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用毒酒賜死林仁肇的李煜,在歸降三年后也落得于林仁肇一模一樣的下場,被趙匡義用鴆酒賜死。
李煜臨終之際,惱恨自己當年中了趙匡胤的奸計,將南唐之長城自毀。然而,此時南唐已亡,李煜的小命也難保,說什么都來不及了。
從這兩件事中我們不難看出,趙匡胤之所以身懷帝王之才,就是因為他極其擅長掌控人心,精通帝王的“厚黑學”。實際上,陳橋兵變及杯酒釋兵權(quán)同樣是他對人心的兩次精準拿捏,只不過這兩個故事過于家喻戶曉,所以筆者便不多贅述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