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是劉表麾下一員虎將,雖然未入三國二十四猛將榜,但是演義中有兩處描寫卻可以看出他的武力相當不弱:一是襄陽城下和魏延從已時打到未時不分勝負(已時是上午9:00-11:00,未時是下午13:00-15:00,取中間值算的話兩人至少是大戰(zhàn)了三四個小時,按回合數(shù)算的話怎么也要兩三百回合);二是赤壁之戰(zhàn)期間韓當和周泰兩人合力才逼退文聘,可以說文聘其實是有實力可以躋身二十四猛將之列的。
卻說文聘引軍追趙云至長坂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須,圓睜環(huán)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后,塵頭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馬,不敢近前。
張飛立馬長坂橋時,第一個趕到的是文聘,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人是隨后跟隨曹操一起到來的,那么文聘可力戰(zhàn)魏延數(shù)百回合,為何卻不敢挑戰(zhàn)單槍匹馬的張飛?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人在荊州一待就是六七年,張飛名聲在外,大戰(zhàn)呂布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其武力如何文聘自然心知肚明,一方面文聘雖然武力不錯,但自知不是張飛對手,另外一方面張飛粗中有細,他的虛張聲勢成功的迷惑住了文聘,正如演義中提到文聘擔心張飛有詐不敢上前。
何況文聘追擊的是趙云,剛剛過去的長坂坡之戰(zhàn),曹操麾下眾將都對趙云的勇猛記憶猶新,如果繼續(xù)追擊有可能陷入埋伏之中,還要面對張飛、趙云兩人,文聘犯不著冒這個風險。
第二,文聘雖然投降,但是心中有愧。
操曰:“汝來何遲?”對曰:“為人臣而不能使其主保全境土,心實悲慚,無顏早見耳。”

正在危迫之際,幸得張飛引軍至,殺開一條血路,救玄德望東而走。文聘當先攔住,玄德罵曰:“背主之賊,尚有何面目見人!”文聘羞慚滿面,引兵自投東北去了。
劉備一句背主之賊就罵走了文聘,劉琮雖然投降,但是劉表長子劉琦仍在江夏,文聘也不愿力戰(zhàn)張飛。
第三,稍后曹操親率大軍前來,文聘就更加不會出戰(zhàn)了,這是因為:首先,曹操并未下令出戰(zhàn)張飛,就連他自己都被張飛嚇跑了;其次,曹操麾下八大猛將齊至,除了李典、樂進、曹仁之外,其余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張郃、許褚無論哪個武力都在文聘之上,既然他們都不出戰(zhàn),作為剛剛加入曹營的文聘更沒必要出這個風頭。

文聘武力雖強,但也最多和魏延差不多,而從后面張郃幾乎打遍蜀漢無敵手來看,魏延武力也最多就是和張郃伯仲之間而已,當時是208年,十年之后的218年宕渠之戰(zhàn)張郃使出渾身解數(shù)也只能力敵張飛三五十回合(演義中的宕渠之戰(zhàn)發(fā)生于漢中之戰(zhàn)期間),所以張飛橫槍立馬大鬧長坂橋之時,如果文聘真的不管不顧上前挑戰(zhàn)張飛,可想而知五十回合之內(nèi)張飛一定可以擊敗文聘。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