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順治和多爾袞,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多爾袞集權于一身,勢力可謂是強盛無比,生前風光無比,但死后卻被掘墓鞭尸,就連他唯一的女兒東莪,好像是銷聲匿跡似的,在史料記載寥寥無幾,實在是令人唏噓。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14子,生母是阿巴亥,阿巴亥一口氣生了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三兄弟,他們個個都能征善戰(zhàn),兄弟三人也算是占據了八旗中的一大半,多爾袞擅長騎馬射箭,早年隨父親出征,戰(zhàn)功赫赫,被賜為“墨爾根戴青”。
多爾袞妻妾有十位,不過多爾袞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叫東莪,養(yǎng)子多爾博還是從弟弟多鐸那里過繼的。
在多爾袞被清算后,順治把多爾袞的養(yǎng)子和女兒東莪交給多尼看管,多尼是多鐸的第二個兒子,那時候東莪才12歲,多爾博才7歲。順治這樣安排,實則是讓多爾博歸宗,后來順治又封他為多羅貝勒,雖沒有繼承多爾袞的睿親王爵位,但也算有個體面的結局了。
那么多爾袞唯一的女兒東莪結局如何呢?
多爾袞兩次錯失皇位,最后落個掘墓鞭尸的下場
在努爾哈赤死后,經過一番較量后,最終皇太極憑借高超的政治手腕收服所有的競爭對手,還逼迫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為努爾哈赤殉葬,除掉了多爾袞母親阿巴亥最強對手,不過對于多爾袞三兄弟,皇太極并沒有動他們,而是讓他們帶兵打仗。
皇太極去世后,儲嗣未定,這意味又一次皇位之爭,這時候的多爾袞雖說勢力空前強盛,但以豪格為首的兩黃旗與多爾袞針鋒相對,并且豪格有皇太極手下的親信支持,雙方互不相讓,這種情況下,稍不小心,就兵戎相見,所以多爾袞選擇擁立皇太極僅六歲的第九子福臨登基。
雖然豪格有皇太極手中親信的濟爾哈朗支持,但是多爾袞的威望和才能完全壓倒了豪格,而且孝莊太后更倚重多爾袞,因為豪格畢竟是福臨的兄長,對順治皇位威脅更大。
所以順治帝在孝莊太后的授意下,封多爾袞為大將軍帶兵南下征戰(zhàn),打敗了闖王李自成,開始問鼎中原。而多爾袞僅用一年左右的時間,消滅了大順軍,把南明王朝趕往了福建,此后,多爾袞聲望和地位如日中天。
那時候的多爾袞集權于一身,無論是圍獵,還是出師,諸王公貴族都需要跪送跪迎,禮儀排場與皇帝的待遇就差了個稱號,并且斗垮了豪格,成了一家獨大。
順治五年,多爾袞支持豪格的鄭親王濟爾哈朗罷免,如今多爾袞就是大清第一權臣了,朝政大權都是他說的算,就連加蓋皇帝玉璽的過場都不用走,他嫌每次調兵遣要奏請很是麻煩,干脆把璽印搬到自己府中。
不僅如此,他還追尊自己的生母阿巴亥為“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贊天儷圣武皇后”,廟享供奉,這簡直就是以皇帝自居了,也就是說,多爾袞這時候離稱帝只是一步之遙了。
可惜,多爾袞沒等那時就出事了,在一次狩獵的時候,行獵時墜馬跌落,摔了頭部重傷,醫(yī)治無效去世了,時年僅39歲。
順治聽聞多爾袞死訊后,在眾人面前大放悲聲,帶著文武大臣在城門外五里迎接,葬禮是按照皇帝的規(guī)格操辦,下詔追多爾袞為義皇帝,埋葬在京城東直門外。
多爾袞雖死了,但他黨羽勢力還在,這時的順治表現得異常成熟穩(wěn)重,邊安撫多爾袞殘余勢力,邊暗中蓄積力量。
大學士剛林是多爾袞之前的心腹,之前阿濟格和多爾袞關系不好,他曾多次要求多爾袞封他為叔王,但被多爾袞拒絕了,當多爾袞去世時,阿濟格率領三百騎士回京,試圖攝政。
可惜他慢了一步,大學士剛林搶先入京,召集諸位大臣關閉城門,而且順治在諸王爺的建議下,等阿濟格的三百騎兵一到京師,就被收容在押,誅殺殆盡,接著阿濟格被順治囚禁,這也意味著順治對多爾袞清算的開始。
順治之所以如此處置多爾袞,是因為多爾袞無子嗣,而且兄弟的也強勢不起來。所以在順治親政大權在握后,就迫不及待宣布其的大罪,施行揭墓鞭尸了,那件八團龍袍至今也下落不明。
且據外國傳教士記載,順治命人掘墓鞭尸、削首示眾,棺槨一片狼藉??梢?,順治帝對多爾袞已經是恨之入骨,就算死了也要挖出來挫骨揚灰。
順治親政后,開始清算多爾袞
順治帝親政,權力的鞏固了,順治對多爾袞清算是在所難免的,有心的大臣就開始搜羅多爾袞的罪狀和黑歷史,讓順治翻老賬定多爾袞的罪名:
多爾袞妄自尊大,除了自稱皇父攝政王,凡是批票本章,都要以他行之,僭擬至尊;還有悖理入生母于廟享,僭妄不可枚舉。
其中有一項,讓順治最憤怒的焦點,就是多爾袞殺自己哥哥豪格后霸占哥哥的妻子。
因為當初豪格和多爾袞為了爭皇位,二人針鋒相對,豪格的正黃旗頭子河洛會向多爾袞告發(fā),豪格說冒犯多爾袞的話:“我豪格恨不得撕扯他們的脖子?!?/p>
所以多爾袞為了整垮豪格,設計誣陷豪格入獄,原本想殺掉豪格的,但礙于順治哭泣不食,多爾袞才就此作罷,只將豪格囚禁獄中,但后來豪格莫名的死獄中了。
當時順治帝已經十歲了,想必對多爾袞已恨之入骨了。雖說他是皇帝,但就是個傀儡,從小受人擺布的陰影揮之不去,恨不得多爾袞早點掛了。
所以多爾袞剛去世兩個月不久,順治就給多爾袞多條罪狀,奪回一切恩典,削爵,撤廟享,多爾博歸宗,黜宗室,籍財產入官,并罷孝烈武皇后謚號廟享。
后來一等子世爵許爾安、副理事官彭長庚二人上疏,請求順治帝恢復多爾袞名譽,為他平反昭雪,但不僅被順治革職,還被流放到寧古塔充軍。
直到乾隆上臺,多爾袞才得以翻身,乾隆皇帝“復還爵位,納入玉牒,追謚曰忠,配享太廟”。
而且乾隆還肯定了多爾袞的功績,稱其是“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yè),厥功最著”。多爾袞如此的鐵案被乾隆翻過來了,多爾袞最終得以平反昭雪。
順治并沒有處置東莪格格,而是以和親關系遠嫁蒙古
有一種說法是,東莪交自從由信郡王多尼看管后,限制人身自由,并且在王府當了侍女,據說東莪無法忍受這種虐待和歧視、沒有尊嚴的生活,就選擇逃出了王府,于是流落民間,與一位書生相戀,并隱居山林,結婚生子了。
當然這種說法只是民間傳說,可信度不高。
不過后世揣測最有可能,順治帝為了和蒙古保持和親關系,安排東莪格格遠嫁到了蒙古。
這種說法是根據一本《公主府志》記載:呼和浩特市的恪靖公主府,是康熙的第六女固倫恪靖公主的府邸,據說東莪的后人,多爾袞的曾孫女曾住過這座府邸,既然她他的后人出現在蒙古,說明東莪很可能嫁到了蒙古。
所以這樣看來,順治并沒有斬草除根,東莪是以和親嫁入了蒙古,畢竟在清王朝期間,滿蒙親如一家,嫁去蒙古的公主數不勝數,但沒有給名份和記載的也有很多,而東莪作為一個罪臣之后,自然也沒有名份和記載了。
當然,東莪格格作為罪臣之女,她能遠嫁蒙古應該是一個不算太差的結局。
結語
多爾袞獨攬大權,黨羽遍布,順治一直當他的傀儡,長期受他壓迫,如今順治親政了,大權在握,自然咽不下這口氣,終于有機會找借口報復了,新仇舊恨一起,對多爾袞掘墓鞭尸,既是泄憤雪恥,又肅清多爾袞毒瘤,可謂是一石二鳥。而多爾袞的女兒東莪是女流之輩,對順治帝構不成政權上的威脅,所以利用她以和親的關系,把她遠嫁了蒙古。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