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為了爭奪中央政權(quán)而因此的內(nèi)亂不在少數(shù),被卷入其中的受害者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羊獻容就是受害人之一,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稹?/p>
三國末年,魏國大權(quán)旁落,司馬懿用計策打敗夏侯曹家以后,將曹爽等人一盡誅殺,后擁立傀儡政權(quán)曹芳,但是他沒有稱帝。司馬昭與司馬師是司馬懿的兒子,他們在奪權(quán)的過程中起到關(guān)鍵作用,也是第二代“掌權(quán)人”。到了司馬昭兒子司馬炎這里,終于自立稱帝,再往后就是司馬炎的之子司馬哀,因智商不夠,心智欠佳,徹底把王朝推翻到了泥潭。
公元291年,正值西晉統(tǒng)治時期,皇后賈南風(fēng)干政,引起士族與藩王的不滿,進而觸發(fā)了一場歷時7年之久的動亂。參與的人數(shù)眾多,貴族大家不計其數(shù),但是最主要,最有力量的乃八個人:司馬亮,司馬倫,司馬瑋,司馬乂,司馬冏,司馬穎,司馬越,司馬颙,史稱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一場緊緊圍繞皇權(quán)的血親之爭,規(guī)模之大在歷史中很少見。即便是后來清朝的九子奪嫡,激起來的水花都沒有它大。
以此為背景,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就是這場政權(quán)爭奪背后的受害者:皇后羊獻容。
公元300年,皇后賈南風(fēng)被司馬倫廢,原因是她做的太多:為了奪權(quán),殺死太后與太子,為了打壓外戚,把遠在京城之外的藩王叫回京(這是大忌,做出這種決定的……都沒有腦子)。
司馬倫此舉是純粹的打抱不平,還是為自己的私欲做鋪墊?這里不做置評,看看他以后又干了什么:從信任的寵臣家尋得一美女,立為司馬哀的皇后,不排除他想要在后宮安插自己的人。
這位美女小小年紀,卻儀態(tài)萬方,得到皇帝寵愛,生下一公主:河清公主。
但是亂世之爭,處在金字塔尖的人物又怎么會幸免呢?
來看看從303年到305年都發(fā)生了什么吧,為了使下一段的理解更順暢,先上一圖做輔助:
1.成都王與河間王以討伐奸佞為理由入京(他們的心理活動是:別人都進京了,我們再不去就晚了,隨便找理由),回去后把皇后羊獻容廢了。
2.東海王覺得河間王起兵的理由太牽強了,明明是陰謀,于是自己也起兵了。打著“正義”的旗號,就得做出點什么:皇后復(fù)立。
晉惠帝沒能力,只能當(dāng)個傀儡,輾轉(zhuǎn)在各個營帳之間,而皇后羊獻容作為權(quán)臣羊氏的孫女,如同一個標桿,人們以她為理由討伐,又以她為理由平叛。在這以后,羊獻容又被不同的派系廢了三次,立了三次。
把時間跳到公元311年,晉代那點基業(yè)讓司馬家的叔侄們已經(jīng)折騰的沒剩多少了,北方游牧民族有機可乘,南下爭奪土地,也就是五胡十六國。
他們將洛陽的大門打破,小皇帝(已經(jīng)是晉懷帝了)與皇室子女大都被虜?shù)奖辈繛榕?,其中就包括羊皇后?/p>
前趙是由匈奴人建立的政權(quán),時領(lǐng)兵人物為劉曜,他見到羊獻容以后,驚為天人,并把她留在了自己身邊,寵愛有加。后劉曜稱帝,遷都長安,立刻將她立為皇后。
到這里,是羊獻容的歸宿,回頭梳理她的人生,共有過五次被廢,六次被立,如同過山車起起伏伏。
在這些經(jīng)歷中,她感到壓抑痛苦嗎?這個后人無從知曉,只是她好像學(xué)會“奉承人”了:
劉曜時常詢問他“比起晉惠帝,自己怎么樣?”
皇后答“根本沒有可比性,一個是開國圣君,另一個是亡國暗主,他連妻子和兒子都保護不了,不是大丈夫,有好幾次我都想去死了,還好遇到了你”。雖然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出自“前妻”之口,總會有點別扭。不過轉(zhuǎn)念一想,或許她說的是真心話,羊獻容的后半生,過的非常幸福:
因為這層“懂事”,羊皇后更加受寵,為劉曜生下了三個兒子,都能夠出人頭地。而她與司馬哀的女兒河清公主相對慘了許多,流落異地,受盡波折。不僅如此,皇后還有資格參與政事,可見地位之高,倍受皇帝重視。
歷來,亂世中充當(dāng)傀儡或者被俘虜為奴的皇室女性都沒有好下場,比如高緯的寵妃馮小憐,輾轉(zhuǎn)多人,后被婆婆害死。能在日后身居高位的,沒有幾個。南北朝時期,北齊有一著名人物,名為陸令萱,她就是以亡國奴隸身份進入皇宮,后來官至女相,只不過是個奸臣。而像羊獻容這樣,從高高的皇后之位跌落,又以皇后之位劇終的,實在少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