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即明孝宗,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他是歷史上少有的明君,歷代史學(xué)家對他的評價極高。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如果,以秦始皇稱帝為起始點的話。在這之后的兩千年中,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的帝王。這些帝王有些時候甚至多如星辰,因此,我們只能記住這其中比較出名的一些。例如,開疆擴土的秦始皇漢武帝,昏庸無道的秦二世宋徽宗。我們之所以能夠記住這些皇帝,往往是因為這個皇帝的文治武功,或是因為這個皇帝的昏庸無道。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總是會在不經(jīng)意的時候,忽略了那些雖然在角落,但是從始至終都有著熠熠光輝的皇帝。諸如,明王朝的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不僅是明朝歷史上,也是傳統(tǒng)封建王朝歷史上,少有的賢君。也許是他祖輩的文治武功過于出名,所以不翻閱明史的話,我們很少會注意到這樣一個賢君。朱佑樘在位僅有十八年的時間,就在這短暫的時間中, 不論是與他之前的明朝皇帝,還是之后的明朝皇帝相比。他都展現(xiàn)出了自己的勤于朝政,以及寬仁待人的形象。并且在那樣一個,充斥著封建倫理道德的時代,他不廣納妃子,一生的時間中,只寵愛張皇后一人。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下這位賢君。
首先,是在朱佑樘的勤于朝政上。當朱佑樘從他的父親手中,接過權(quán)柄之后。便對此前的弊政進行革除,尤其是在明朝律法的變革上,朱佑樘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因為此前《大明律》中的些許條令,過于嚴苛。導(dǎo)致民生怨道,因此朱佑樘便將原有《大明律》中許多法令進行修改刪除。這使得一時間,民心歸順,并且無不對朱佑樘刮目相看。
同時,朱佑樘的父親統(tǒng)治后期倦于朝政,并且過度沉迷佛道,所以導(dǎo)致了當時明王朝的朝政展露出了荒廢的跡象。當朱佑樘當上皇帝后,立馬就對自己父親以往的弊政,以及曾經(jīng)寵信的所謂真人、術(shù)士進行革除,這使得當時的文武百官一時間內(nèi),無不歡呼雀躍。并且,以此為起點,朱佑樘大量的任用賢良之臣。這就為明朝中期的“弘治中興”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chǔ)。
其次,朱佑樘在位十八年的時間中,從來都以寬仁待人。對于朝中官員往往施以仁治的態(tài)度,這與他此前的眾多皇帝,尤其是成祖永樂皇帝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在對待言官上,他經(jīng)常會鼓勵言官秉書之言。對于敢于進諫的臣子,朱佑樘也總是會以一種寬仁的姿態(tài)來對待。雖然朱佑樘在執(zhí)政的后期,也犯過寵信術(shù)士的錯誤,但是一經(jīng)群臣進言,便立馬知錯就改。以至于當時的朝中大臣,無不感嘆于有生之年,能侍大明孝宗皇帝。這樣的情況不僅是在明朝,在中國歷史上數(shù)不勝數(shù)的帝王之中也是極其少見的。
不僅是在治國待人方面,在處理的私生活方面,朱佑樘也是獨樹一幟的。朱佑樘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倡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在其執(zhí)政的十八年時間中,他沒有納過一妃一嬪,只是與自己的張皇后,長相廝守。兩個人在皇宮中的生活,如同民間的普通夫妻一般。后來也有人向朱佑樘提議,廣納妃子,以充實后宮,但這無不受到朱佑樘的厲聲斥責(zé)。這樣的情況,在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絕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
大明弘治十八年,明孝宗朱佑樘于紫禁城中離世。相傳,朱佑樘離世之后,朝中官員,還是民間百姓,無不為這位賢君的離世,感到悲痛。以至于后世的學(xué)者,在研究明朝皇帝的時候,總是會給予這個朱佑樘以最好的評價。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