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立即就將嫡長子朱標立為皇太子,在朱標去世后,為什么朱元璋直接選擇他的兒子作為繼承人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看一看。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并沒有為接班人發(fā)愁。而是直接選擇了朱標作為太子,并傾力培養(yǎng)。我們知道朱元璋此人性格多疑,但這一點卻絲毫沒有表現(xiàn)出來,朱元璋和朱標也成為了皇帝和太子的一段佳話。
然而不幸的是,朱標并沒有做皇帝的命,他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面,這讓朱元璋傷心不已,又不得不重新在選一個接班人。
說起來朱元璋皇子眾多,但都被他無視了,而是直接選擇了朱標的兒子,這是為什么呢?
朱標的死,對朱元璋來說,無疑是天大的打擊。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世間最痛之事莫過于此。另一方面辛辛苦苦培養(yǎng)了十幾年的接班人化為泡影了,朱元璋不得不為老朱家的天下而憂慮。
雖然要重新選擇,但其實朱元璋也沒有必要發(fā)愁。要知道他還有很多兒子,朱棣就是其中之一??伤x擇了自己的孫子。
如果按照古代嫡長子繼承的傳統(tǒng)呢,太子死了,原則上應該是太子的嫡長子優(yōu)先繼承。這個時候如果太子的嫡長子已經(jīng)去世,即使太子有庶子,還是應該太子的嫡庶兄弟繼承。
也就說是朱標的嫡長子要比朱元璋的其他兒子有優(yōu)先權。
或許有人會說了,朱允炆并非朱標的嫡長子啊,其實朱標的嫡長子朱雄英早故,朱允炆只不過是老二罷了。
但就在朱標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親呂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視朱允炆為嫡長孫。
那么既然是嫡長孫,繼承權肯定要在朱元璋的兒子前面了。
不過這個是原則上來講的,歷史上在皇位繼承上,很多皇帝是不講原則的,正所謂愛屋及烏,很多皇帝會因為寵愛其他妃子,而選擇其所生的兒子,根本不管這個兒子的年紀以及能力。
其實說起來,朱元璋是開國皇帝,如果選擇其他兒子也情有可原。畢竟像朱棣能力也是非常強,不然不會被分封到北京,那么可是抗元的前線。
不過朱元璋并沒有這么做,其實這里面原因有很多。
朱元璋兒子眾多,如果真的在兒子中選擇的話,勢必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到時候眾皇子都認為自己有機會,那么勢必把精力全放在這上面,勾心斗角,容易讓眾皇子關系惡化。
所以既然古代的嫡長子繼承中太子的嫡長子有優(yōu)先權,那么就按照這個原則去選擇接班人,到時候一眾皇子無話可說。
當然了,朱元璋此舉也并非完全是為了眾皇子著想,畢竟愛屋及烏,朱元璋對朱標寵愛,那么自然和朱標性格相似的朱允炆也讓朱元璋非常喜愛。
朱元璋是開國皇帝,他也清楚,打天下靠得是武力,那么治天下除了武力之外,更多的需要仁君,如果一味地強勢,或許一時能夠震懾,但其實并不適合休養(yǎng)生息。
所以性情溫文爾雅的朱允炆其實更適合大明天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