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建立新的政權,國號改為“晉”。西晉為什么被稱作史上最倒霉的王朝?感興趣的讀者和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不過,西晉卻并未就此蓬勃發(fā)展,而是陷入了腐敗奢靡的氛圍之中。由于晉武帝自己本身也是貴族家庭出身,如果不是父親司馬昭突然病故,也不至于是由他來繼承皇位。他哪兒懂得該如何治國呢?他只懂得該如何享樂。于是貪官橫行霸道,百姓流離失所,整個社會并沒有如愿地安穩(wěn)下來,依舊是一副動蕩不安的情況。
西晉自身本就已經(jīng)很難去治理了,因此對于那些偏遠地區(qū)就更加無暇顧及了。于是在益州蜀郡便又李特在難民的擁護下自立為王,他的兒子李雄完成了“大成國”的建立,也就是“成漢”。
李特祖上是巴西郡的,在東漢末年期間遷徙至了漢中,于是子子代代就居住在了這里。公元二百十五年,曹操攻下了漢中,當時居住在漢中的巴氐族首領李虎帶著手下前去投靠。由于李虎本身是個精干之人,因此他被拜為將軍,遷去略陽。
但兩年之后,劉備發(fā)動了“漢中之戰(zhàn)”,又兩年以后黃忠在定軍山一舉殺了夏侯淵,漢中歸蜀所有。但是在曹軍撤軍的時候,要求五萬余氐人遷去關中,其中就包括李虎的部落。
這次北上歷時很久,其中也發(fā)生了許多的變革,比如晉統(tǒng)一三國。不過,卻由于管理不當,適得其反而比三國時期更為混亂黑暗。而且這時候的巴氐首領也已經(jīng)換人,換成了李虎的孫子李特了,不僅如此,李特那一代的兄弟都各有所長。

后來,由于羌人、氐人作亂,甚至于氐人的首領自立為王,使得關中戰(zhàn)火紛飛。但與此同時,西晉王朝也陷入了“八王之亂”的困境中,根本也顧及不了遠在邊關的戰(zhàn)事。更加令人絕望的是,在人禍到來的同時,天災也來臨了,秦、雍二州爆發(fā)了史無前例的旱災,百姓生活水深火熱。所以在北上過程中的巴氐也不得不與流民同行。
在這樣天災人禍橫行的年代里,如果能夠抱團行動自然是最好不過的,眼看有李特他們這樣有組織的部落加入流民,自然也是有著越來越多的流民來投靠李特了。一直到公元二百九十八年,他們進入了巴蜀,當時的李特已經(jīng)年過六旬。
公元三百年,一大批流民進入巴蜀,簡直像餓瘋了的蝗蟲一般,見到什么都搶著吃,搞得整個城內也陷入了恐慌之中。于是內史耿滕便上書上報此事。當時朝中正處于趙王以賈皇后殺害太子為由將其誅殺,并且連帶著她所有的黨人一律格殺勿論,最后奪回了政權的情況。
也正在這時,內史的這一封奏章給原趙王提了一個醒,還有一個賈氏黨人被他給遺忘了,那就是趙廞。于是為了鏟除這最后一個黨人,他讓趙廞回洛陽擔任大長秋一職,他原來的位置則由耿滕去接替他。這個職位原本是皇后屬官,但是現(xiàn)在皇后都已經(jīng)沒了,那么現(xiàn)在給他這么一個官職的用意也就十分明顯了。眼看自己已經(jīng)是退無可退了,趙廞決定不如就此背水一戰(zhàn),他選擇自立為王。
不過他雖然原本是個益州刺史,但是手中并無兵權,是無法讓州兵幫助自己稱王的。當時益州內有個成都國,成都王司馬穎雖鎮(zhèn)守在此,不過平時的日常事務都是交由耿滕去差辦的,甚至連當?shù)貒谋鴻喽荚诠㈦氖掷铩R虼顺啥紘谋彩菬o法幫助自己的。

最后趙廞也算是真的走投無路了,想到了將心思放在了那十多萬的流民上,當然他也注意到了有著領導意味的李氏兄弟。前幾年,由于西夷校尉未能及時平定叛亂所以被革職了,但是這個職位一直都空缺著,校尉手下的士兵也正處于一個群龍無首的狀態(tài),因此趙廞就撿了個大便宜。
于是趙廞就暗中去尋了李氏兄弟,并承諾:他們如果能夠幫助自己奪下益州,那么這些跟著他們的流民也就能夠不再流離失所了。但耿滕完全就是蒙在鼓里的,他只是按照命令去和趙廞交接,但結果他剛一進城就遭到了暗殺。
于是,成都國的國兵也瞬間群龍無首,就被趙廞順理成章地收入囊中。這看似是個不錯的開始,但后來趙廞卻做了件讓他后悔一生的事情。那就是聽信身旁之人的話殺了李特的三弟。
李氏兄弟個個都十分出色,有著自己的特別之處。三弟李癢則是一個軍事天才,他軍事上有著卓越的天賦,當初趙廞能成功也須歸功于李癢。成功以后,李癢被拜為將軍,并且還得到了不少的金錢獎賞。不過,看似重用的背后卻藏著深深的忌憚。
當趙廞看到當初哪些面黃肌瘦的流民已經(jīng)成為了神采奕奕的軍人以后,他的內心也不由得升起了忌憚之情。因此,對趙廞毫無戒備的李癢及其族人也就輕而易舉地被殺了。不過,當初為了幫助趙廞,李癢和其他的兄弟都分開了,李特等人都留在了遠郊以便照應。
于是雙方就發(fā)生了激烈的碰撞,在逃亡過程中,趙廞慘死在了李特的家仆手中。之后,沒有趙廞的成都再次成為無主之城。李特率流民軍入駐,高調入城后他們燒殺擄掠,把沒來得及逃跑的官員也被統(tǒng)統(tǒng)處死。
羅尚上任不久,卻又再一次上演了“趙廞與李特”的翻版故事可惜的是,羅尚的援軍及時趕到,最終,李特竟被其反殺了,就輪到了三弟李流接管其部,收拾殘局。
李流病死后,將軍權交于侄子李雄,李雄自稱大都督、大將軍。306年,李雄稱帝,國號“大成”史稱:“成漢”。
剛成立的政權,在一系列權力更迭中,最終被東晉的桓溫派兵滅掉,徹底消失在歷史的塵煙中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