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quán)。跟著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探尋。
左將軍,古代官職,戰(zhàn)國已有。秦因之。漢不常置,金印紫綬,位僅次于上卿,職務或典京師兵衛(wèi)、或屯兵邊境。按照東漢時期的官制,左將軍在武將中僅次于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等官職,也即是一個中等偏上的武將官職。在漢末三國時期,不少武將甚至諸侯就曾被封為左將軍。以下,就來看一看三國時期比較著名的五位“左將軍”。
左將軍:劉備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上表漢獻帝劉協(xié),封劉備為鎮(zhèn)東將軍,封宜城亭侯。在此之后,劉備被呂布擊敗,丟了徐州,于是前往許都投奔曹操。曹操給予劉備兵馬糧草,讓劉備做豫州牧。其后,人稱劉備為“劉豫州”。公元199年,劉備與曹操聯(lián)合進攻呂布,呂布投降后,劉備力勸曹操殺死呂布。其后劉備與曹操回到許都,被封為左將軍。由此,對于劉備來說,左將軍是東漢王朝冊封的,具有比較高的含金量。
建安五年(200年)春季,衣帶詔事發(fā)。曹操親自東征劉備,劉備戰(zhàn)敗,自此之后開始顛沛流離之旅。因為和曹操之間的決裂,劉備的官職自然一直停留在左將軍上,沒能獲得晉升。直到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zhàn)中擊敗了曹操,正式進位漢中王,這才去掉了左將軍這一官職。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正式建立了蜀漢。
左將軍:呂布
作為劉備的對手,呂布也曾冊封為左將軍。建安二年(197年),曹操上表漢獻帝劉協(xié),冊封呂布為左將軍。對于曹操來說,之所以要封呂布為左將軍,目的自然是為了拉攏呂布。彼時,正好袁術(shù)也在拉攏呂布。為了孤立袁術(shù),曹操自然要對呂布示好。在此基礎(chǔ)上,等到袁術(shù)稱帝時,可謂眾叛親離,這位曹操解決袁術(shù)勢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當然,左將軍呂布,也沒有逃過曹操的進攻。公元199年,曹操擊敗了呂布。雖然因為呂布勇冠三軍,曹操一度想要留他一命,不過,深思熟慮之后,曹操還是決定處死呂布。由此,對于呂布這位諸侯來說,也獲得了東漢王朝冊封的左將軍。
左將軍:馬超
和劉備、呂布一樣,馬超曾經(jīng)也是一方諸侯。不過,在被曹操擊敗后,馬超就失去了立足的地盤了。建安十九年(214年),馬超歸降劉備,在益州之戰(zhàn)中圍攻劉璋,迫使后者放棄了抵抗。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眾將的奮勇下奪取漢中全境。秋,以馬超為首的一百二十余名蜀漢官員聯(lián)名上疏《立漢中王上表漢帝》,勸劉備進位漢中王。劉備稱王后,遷升馬超為左將軍,假節(jié)。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lǐng)涼州牧,進封斄鄉(xiāng)侯。對于馬超最后擔任的驃騎將軍,在漢末三國時期僅次于大將軍,地位堪比三公了。
左將軍:于禁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冊封為魏王,對部下的任免更加隆重。同年八月,曹操以鐘繇為相國,于禁也在后來遷為左將軍,假節(jié)鉞。在曹魏五子良將中,于禁可謂備受曹操的信任和器重。但是,非??上У氖?,在襄樊之戰(zhàn)中,于禁卻歸降了關(guān)羽。曹操得知于禁兵敗后,哀嘆良久,說:“于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 而后關(guān)羽被呂蒙擊敗,于禁流落至東吳,孫權(quán)向魏國稱藩后,將于禁送還魏國。到了公元221年,在魏文帝曹丕的羞辱之下,于禁因此慚恚而死,被惡謚為厲候。
左將軍:張郃
最后,同為曹魏五子良將,張郃則是于禁之后才晉升為左將軍。換而言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于禁的官職和地位都是在張郃之上的。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魏王位后,任命張郃為左將軍,進封都鄉(xiāng)侯爵位。不過,對于張郃這位猛將,最后的官職卻沒有像于禁一樣止步于左將軍。公元228年,張郃轉(zhuǎn)為右將軍,隨曹真抵御諸葛亮,在街亭之戰(zhàn)大破蜀國馬謖,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遷征西車騎將軍。
其中,就右將軍來說,和前將軍、左將軍、后將軍同為四方將軍,不過,其排名卻在左將軍之前,前將軍之后,所以張郃由左將軍轉(zhuǎn)為右將軍,肯定不是貶低。再者,街亭之戰(zhàn)打破馬謖,迫使蜀漢丞相諸葛亮退兵后,張郃晉升為征西車騎將軍。太和五年(231年),張郃受司馬懿所迫而領(lǐng)兵追擊蜀軍,追至木門,中箭身亡,謚曰壯侯。而這,無疑是曹魏的一大損失。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