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他在書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和柳公權(quán)并稱“顏柳”,二人的書法被稱為“顏筋柳骨”,楷書四大家之一。除了在書法上獨樹一幟外,顏真卿的高風亮節(jié)也值得被世代稱頌。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平原太守顏真卿,長安天子不知名
顏真卿,字清臣,“孔門七十二賢之首”顏回的后人。雖然他三歲時失去了父親,但是母親殷氏并沒有放松對他的教育。他長大后博學多才擅長寫文章,還是一位孝子。
顏真卿26歲考中進士,第一個官職是校書郎。只是做官沒兩年,其母殷氏就病故了,他不得不辭官回家為母守孝三年。
等顏真卿再回官場的時候,已經(jīng)是天寶元年。之后八年,顏真卿的仕途還算順利,他先后出任醴泉縣尉、長安縣尉、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在做殿中侍御史時,顏真卿因為替宋璟的兒子宋渾打抱不平,得罪了唐玄宗的大舅子楊國忠,最終被調(diào)離京師,出任平原太守。
沒成想,平原郡竟然成了顏真卿的成名之地。甚至讓唐玄宗李隆基,發(fā)出“朕不識真卿何如人,所為乃若此!”地感嘆。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發(fā)動安史之亂,河北大多數(shù)郡縣很快落入叛軍之手??墒穷佌媲鋮s帶領(lǐng)平原郡的軍民,堅守了近一年的時間。
雖然,顏真卿最終因形勢所迫放棄了平原郡,但是他與堂兄顏杲卿合力殺敵,為大局不惜獻子為人質(zhì)的家國情懷,足以令世人俯首稱贊。
崎嶇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節(jié)
顏真卿離開平原郡的時候,大唐天子已經(jīng)易主,他去鳳翔拜見了登基不久的唐肅宗李亨,被任命為憲部尚書,不久后調(diào)任御史大夫。
只是像顏真卿這樣剛正不阿的忠臣,未來的仕途注定不會一帆風順。
唐肅宗一朝,他先是因為直言勸諫得罪宰相,被外放做了馮翊太守。后來又因為帶頭去西宮給唐玄宗問安,得罪權(quán)宦李輔國,被貶為蓬州長史。
唐代宗一朝,他因為提議李豫應該先拜謁陵廟再即位,惹得宰相元載不快。后來,他在掌管太廟事務時,指出祭器不整齊,元載以“誹謗”為理由將他貶為峽州別駕。
唐德宗一朝,無論是楊炎還是盧杞,都容不下正直的顏真卿。尤其是盧杞,他絲毫不感念顏真卿當年在平原郡保護其父盧奕首級之情,反而加害于他。
盧杞將顏真卿由太子少師進為太子太師,卻免去其禮儀使的職務。即便顏真卿已經(jīng)沒有實權(quán),盧杞還是容不下他,一直尋找機會將他排擠出京城。
當年幸脫安祿山,白首竟陷李希烈
建中四年,叛賊李希烈攻陷汝州。唐德宗李適聽取盧杞的建議,派遣75歲高齡的顏真卿前去招降。
在官場沉沉浮浮了近五十載,顏真卿自然知道此行兇多吉少,甚至可能有去無回??墒菫榱舜筇颇軌虬捕?,他愿意孤身涉險。
面對奉旨而來的顏真卿,李希烈軟硬兼施,有意策反他為自己效力。然而,身為四朝元老且以忠烈聞名的顏真卿,又豈肯為了生死而舍棄名節(jié)和大義?
李希烈立下馬威,他面不改色;李希烈派人好言勸降,他嚴詞拒絕;李希烈囚禁他,拿活埋恐嚇他,他說生死有命;李希烈派人以“不投降就燒死他”相要挾,他起身就要往火里跳。
最終,李希烈失去了耐心,派人將顏真卿縊死。就這樣,顏真卿以死明志,終年76歲。
叛亂平定后,顏真卿的靈柩被護送回京城。唐德宗下令輟朝五日,追贈顏真卿為司徒,謚號“文忠”。
顏真卿一生為官近五十載,歷經(jīng)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和唐德宗李適四朝,世人多尊稱他為顏魯公(唐代宗時被封為魯郡公)。
不熟悉歷史的朋友,或許只知道他是唐代著名書法家,卻不知道他也曾金戈鐵馬統(tǒng)帥萬軍。希望大家在看過這篇文章之后,能對顏真卿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