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墓文化可以說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代的時候,那些貴族和達官貴人對于死后之事十分看重,紛紛在自己的墓葬中修筑大量華麗的裝飾,而且在死后都要把他們的陪葬品葬入自己的墓葬之中,以便在地下享受著生前的榮華。
在當時的貴族之風盛行的時候,在古代便有了很多墓葬。這些墓葬根據(jù)大小的不同,彰顯了不同的人那種身份和生前帶來的榮耀。而很多墓葬里面的陪葬品還極具有價值,比如說下面這個墓葬。
在1978年2月的一天,當時在隨縣旁邊的一座小山包上,當時駐扎在武漢的空軍部隊某雷達站準備擴建基地,于是采用炸藥進行山石爆破作業(yè),其中在一座地方,在爆破了紅砂巖之后卻露出了一種褐色的土層。這樣的土質變化讓當時的廠領導感到不對,他認為這個地下肯定有秘密。于是他通知了當?shù)氐奈奈锊块T。
在3月,考古學家來到了這里,開始了挖掘工作。后來這里在挖掘中漸漸現(xiàn)出了真面目,在這里面出土了足足15404件文物,以當時的禮樂器具為主,特別是一套完整的編鐘和編磬,更是第一次展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在當時也引起了世界轟動。
這就是我們熟知的曾侯乙墓,在其中還發(fā)現(xiàn)了很多的青銅器具,包括青銅尊盤、冰鑒等等,還有當時的春秋時期的竹簡,這些文物證明了當時在2000年前,我們的科技已經(jīng)和同時代的其他文明相比毫不遜色,達到了一個十分高超的水平。而根據(jù)檢測,這些青銅器經(jīng)過檢驗,采用了已經(jīng)失傳的“失蠟法”,也就是熔模技術鑄造的。很多人認為西方社會才是失蠟法的發(fā)明國,而這些東西出來之后,當時的人們才發(fā)現(xiàn)我們才是首先使用失蠟法的國家。
而這個古墓在挖掘的時候,被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在水里面埋藏了千年之久,成了一座“水墓”,里面的水充滿了整個墓葬,而且水位高三四米,已經(jīng)到達了墓頂。這是在剛剛開始挖掘的時候發(fā)現(xiàn)的,當時在這個墓葬當中發(fā)現(xiàn)了三個洞,已經(jīng)打穿了墓頂,當時以為所有的墓葬都已經(jīng)被盜掘一空了,但是很幸運,里面什么都沒有少,這就是因為如此高如此面積大的水,當時盜墓者根本無法在水中找到東西,所以才會罷手。
而在其中,一件名叫“鹿角立鶴”的青銅器件的出土讓大家很是疑惑,在當時這個東西誰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40年來也沒什么史料能夠證明他的真實用途。通過對一些類似形狀的物品的記載,當時很多人認為這是古代通靈的巫師所用的。在當時,鶴代表著長壽之意,古代有“鶴發(fā)童顏”的說法,在死后也有“駕鶴西去”的傳說,而鹿角也有長壽之意,兩個連在一起就是代表著共同長壽的意思。
后來,專家對這是通靈之物還是會平常之物有著很大的分歧,但是這個東西被當?shù)匾曌髁藢毼?,在隨州市的隨州廣場上就有這么一個復制品,不過尺寸上是放大了很多倍的,可見這個東西雖然用途不明,但是還是有著吉祥的含義在里面的。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