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主人公孟皇后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接下來跟著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看看。
宋朝有這么一位皇后,兩度被廢,備受冷落,但是她并沒有記恨在心。
反而兩次救宋王朝于危難之中,她就是宋朝孟皇后。
孟皇后出身于官宦世家,她的父親歷任宗儀使、榮州刺史。
孟皇后20歲時被高太后安排嫁給了宋哲宗成了皇后。
孟氏端莊賢惠、聰明多才、禮儀周到,可是她怎會想到,這次婚姻踏進了一個影響國家命運的政治棋局。
宋哲宗趙煦是宋朝第七位皇帝,繼位時年僅十歲,主少自然國疑,因此高太后逐漸掌握政權。
在宋哲宗親政后由于變法與反變法矛盾的延續(xù),以及趙煦與高太后的沖突,使得當時新黨和舊黨陷入了劇烈的爭斗之中。
僅僅一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對孟皇后也根本沒興趣,專寵一名容貌俏麗的宮女劉清菁。
劉清菁為了登上皇后的位置,用盡一切手段去謀害孟皇后。
宋哲宗聽信讒言,又因為孟皇后曾支持高太后,他居然以“旁惑邪言,陰挾媚道”為由廢掉孟皇后,讓其成為女道士。
就這樣,23歲正值青春年華的孟皇后開始了她四年的道士生涯,直到宋徽宗繼位。
宋徽宗覺得她也是站在舊黨一邊就又把她送出宮去,這一走就是二十年。
公元1127年,宋王朝爆發(fā)了一件震驚天下的大事,徽、欽二帝被擄,北宋王朝被金人所滅,史稱靖康之恥。
宋朝皇室中僅剩康王趙構遠在濟州,金人立張邦昌為楚帝,眼見大宋王朝就要淪為金人扶持的傀儡政權。
大臣胡舜陟、馬伸上書張邦昌,政事應取得太后之命令才能決定。
張邦昌不得已,乃恢復孟氏元祐皇后的尊號,并請其垂簾聽政。
此次垂簾聽政,挽救了大宋王朝,因為宋朝大事皆由孟皇后決斷,斷絕了金人挾持宋朝朝政的念頭。
不久后,趙構于南京應天府即帝位,是為高宗。
孟皇后不再聽政,并被尊為元祐太后,隨著高宗南渡至杭州。
孟太后本應從此安度晚年,可誰曾知次年苗傅、劉正彥發(fā)動兵變,史稱“苗劉兵變”,逼迫高宗退位。
可是苗、劉二將還不敢取代宋室自立,只得又請孟太后垂簾聽政。
孟太后深知此時宋皇室盡數(shù)被俘北遷,若不好好安穩(wěn)苗劉二人,大宋王朝就要亡國了。
于是,她一方面極力安撫二人,另一方面秘密召韓世忠速來勤王。
后來,“苗劉兵變”被韓世忠平定,孟皇后再度撤簾。
自此,孟太后的使命完成,她將權力交給了宋高宗,恢復了他的帝位,就開始安度晚年。
宋高宗對她自然感激不盡,派人將孟太后迎到了自己住的行宮中孝順供養(yǎng)。
孟太后飽受丈夫的冷落,又被陷害排擠,幾乎半生時間都在冷宮中度過,但是在國家危難和趙宋皇室危難之際她兩次義無反顧的挺身而出,實乃奇女子。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