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不是具體的官,是指一省及其以上的官吏。本題中的提督、巡撫、總督就是封疆大吏,而知府、道臺則是封疆大吏手下的小官。接下來知秀網(wǎng)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知府:全稱為知某府事,宋朝始置。清朝先是正四品,后改為從四品。相當于今天的廳級市委書記兼市長。其副職為同知,相當于常務副市長。下級為知縣即縣委書記兼縣長。需要說明的是自雍正開始,府、縣分為沖(要道)、繁(事多)、疲(貧弊)、難(案多)。占一字或無字是簡缺,兩字為中缺,三字為要缺,四字為最要缺。差別是在于升職尤其是養(yǎng)廉銀上,上下之別四倍之多。督撫們很高興,因為最要缺、要缺由督撫任命,熟悉環(huán)境,工作需要嘛。
道臺:搶知府級別的是道臺,也叫道員。他是正四品。一開始為布政使(常務副省長)、按察使(監(jiān)察委、紀委、政法委書記)副職,負責全省一府或多府的河道、糧道、海關、屯田、茶馬等工作,類似于廳長。后來成為省、府之間的派出臨時地方機構。布政使的的幾個副職管幾個府的叫守道,按察使的幾個副職轄幾個府的叫訓道。清朝中后期道員還有密奏督撫的權力是皇帝的眼線,因為督撫的權利后期太大了,不過這一密奏督撫就不高興了。
督撫:即總督和巡撫??偠接袃煞N一是專務,二是地方。專務比如河道(南河、北河)、漕運總督,類似部長但有自己的親兵,河道是河標、漕運是漕標。地方總督分三種情況:轄一省的,如四川總督、直隸總督轄兩省如閩浙總督、湖廣總督轄三省的,如兩江總督、陜甘總督(后期)。總督大于巡撫但他們相互制衡是級別有差的關系同僚,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上下級關系。有各自的親兵,總督有督標,巡撫有撫標,但調(diào)兵權在兵部,加兵部尚書銜的總督也不能直接調(diào)兵。福垊給您透露個秘密,他們也不總是相互監(jiān)督的,因為直隸總督、四川總督、湖廣總督等都是兼任巡撫的,湖廣總督兼任湖北巡撫。
提督:全稱是提督軍務總兵官,簡稱軍門,其親兵為提標。福垊強調(diào)的是無論是河道、漕運、總督、巡撫、提督等其親兵都統(tǒng)歸綠( lu)營。其級別如下:提督(省/標)、總兵(鎮(zhèn))、副將(協(xié))、參將(營)、游擊、都司、守備(地方)、千總(駐點)、把總。提督是武官,統(tǒng)兵最多但受總督節(jié)制,而總督統(tǒng)兵較少,但級別比提督低,提督又是一省綠營的長官,總之就是相互牽制。提督分為水師提督(廣東、福建、長江)和陸路提督。此外河南、山東、安徽、山西、江西的巡撫兼任提督。需要說明的是廣東、福建也有陸路提督。最厲害的提督還是我們所熟知的九門提督全稱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tǒng)領。九門即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