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說起秀懷王朱見澍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開國之后,一直奉行封建諸王的國策。雖然明代的親王從開國初年的戍邊大將,逐漸成為中后期的朝廷負擔,但親王必須之國,那是朝野上下的共識,不容任何人來質(zhì)疑和挑戰(zhàn)。
自從永樂朝以后,親王一旦之國,除了極個別的特例以外,基本就和皇帝死生不再相見。生不能回京,死也埋在封國。但是明朝卻有這樣一位親王,死后居然千里迢迢又被運回了北京安葬,這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來看一看秀王朱見澍這一生的故事。
秀王出生地:南宮
第一位在南宮降生的皇子
朱見澍(音[shù]),生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2月21日,生母淑妃高氏,明英宗朱祁鎮(zhèn)第五子。高氏是南京上元縣人,宣德八年的時候就被指派去侍奉當時的皇太子朱祁鎮(zhèn)。這一年高氏年僅8歲,這是妥妥的童養(yǎng)媳啊。但卻直到天順元年,在32歲的年紀才被冊為淑妃,估計還是看在生了一個兒子朱見澍的份上。
景泰三年,皇帝是朱見澍的叔父朱祁鈺。他自己的親爹朱祁鎮(zhèn)頂著一個太上皇帝的名號,卻如同囚徒一般被軟件在南宮之中,寸步難行。朱祁鎮(zhèn)當然是咎由自取,誰讓他三年前御駕親征,在土木堡把大明帝國的精兵強將給一把輸了個底朝天?

在給瓦剌人當了一年的人質(zhì)以后,朱祁鎮(zhèn)在景泰元年八月被放回了京師。曾經(jīng)親密無間的兄弟倆,現(xiàn)在的太上皇帝和今上皇帝,只是在東安門匆匆見了一面,這段感情終究是回不去了。東安門是明代皇城東門,今已不存,遺址位于于今北京市南、北河沿大街東側(cè),與東華門大街交匯處。所謂的南宮,由于其位于紫禁城東南,又稱為東苑,原來的名字是洪慶宮,是當年朱祁鎮(zhèn)的父親宣宗朱瞻基做皇太孫時候的太孫宮。李自成入北京后,南宮被焚毀,其遺址位于今南池子大街緞庫胡同內(nèi)。
丙戌,太上皇帝駕還京。帝迎見于東安門。駕入南宮,文武百官行朝見禮?!睹饔⒆趯嶄浘硪话倬攀濉?/p>
被軟禁于南宮的朱祁鎮(zhèn)
雖然包括《明史》在內(nèi)的史書,都將朱祁鎮(zhèn)在南宮的這幾年生活描寫的暗無天日。但是這位太上皇帝在短短的六年里面就多了三個兒子、四個女兒,效率不可謂不高。俗話說飽暖思淫欲,想來南宮的小日子過得還是挺舒適的。
景泰三年五月,朝中的風聲突變。朱見澍的大哥皇太子朱見深,被降封為沂王。二哥朱見潾封榮王,四哥朱見淳封許王。而叔父景泰皇帝的獨子朱見濟則被冊為皇太子。這意味著如果沒有意外發(fā)生,皇位將在叔父的子孫后代中傳承。而太上皇帝的兒子們,前途變得格外尷尬起來。身在南宮的朱見澍日后能否被封為親王,還是未知之數(shù)。
時來運轉(zhuǎn),獲封秀王
但是意外終究還是來臨了,朱見濟做了一年太子就不幸早逝。朱祁鈺忙活了好幾年,還是生不出兒子,反而在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病重之時,被哥哥朱祁鎮(zhèn)發(fā)動“奪門之變”,一舉復(fù)辟成功。
親爹重新登基,朱見澍自然是少不了好處。天順元年(英宗復(fù)辟后,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三月,朱祁鎮(zhèn)命奪門功臣太平侯張軏為正使,吏部尚書王翱為副使,冊封6歲的朱見澍為秀王。
乃于天順元年三月初六日,冊立元子見濡為皇太子。及封第二子見潾為德王、第三子見澍為秀王、第四子見澤為崇王、第五子見浚為吉王。于戲!承祧主器得其人,則國本正而萬邦以貞。胙土封守其世,則藩輔完而大統(tǒng)以定。天下之心,斯有所系。宗廟之計,永底于安。故茲詔告,咸使聞知。—《明英宗實錄卷二百七十六》
正在謀劃奪門之變的朱祁鎮(zhèn)

對于英宗的這道詔書,有必要略作解釋。朱祁鎮(zhèn)長子本名朱見深,次子本名朱見清,但是他老人家復(fù)辟之后,不知是太久沒見這兩個兒子的緣故(景泰年間朱祁鎮(zhèn)住在南宮,朱見深和祖母孫太后一起住在清寧宮),還是有意讓他們與景泰時代做切割,竟然將二人的名字分別改為朱見濡和朱見潾。詔書一出,天下嘩然,只能解釋為太子原名見深,現(xiàn)已改名見濡。
天順丁丑,英宗?;实蹫楸娝鶕泶鲝?fù)辟,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復(fù)立上為皇太子。上初名見深,至是更名見濡。詔書失寫其故,頒行天下,人皆驚相問曰:“此非向所立太子乎?何名之不同也。”蓋上為天下人心歸向久唉?!睹鲬椬趯嶄浘硪弧?/p>
而朱見澍倫序本是英宗第五子,但他三哥朱見湜和四哥朱見淳,分別在景泰二年八月和景泰三年十一月早夭。由于二人去世的時候均只有3歲,可以不計入倫序,故而朱見澍在詔書中才變成了第三子。
秀王,是一個很罕見的爵位。歷史上只有宋孝宗的生父趙子偁曾被追封為秀王,出處可能是他去世的地點:秀州(今浙江嘉興)。朱見澍的封國當然不在嘉興(明代已改秀州為嘉興),而是在河南汝寧府(府治在今河南省汝南縣,轄地大致為今河南駐馬店大部及信陽部分地區(qū))。
天順三年四月(公元1459年),英宗命忠國公石亨為秀王行冠禮,賓贊者為吏部尚書王翱和翰林院學(xué)士李賢。雖說《大明會典》中稱“太子皇孫年十二或十五始冠”,但像秀王這樣九歲就行冠禮的也并不在少數(shù)。冠禮完成后,英宗即賜予秀王大量的莊田。
辛酉,賜東宮及諸王莊田?!缘聞匍T外伯顏莊、鷹坊莊,安定門外北莊賜秀王?!睹饔⒆趯嶄浘砣俣?/p>
成化六年,秀王很忙
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朱祁鎮(zhèn)去世,享年38歲,追尊為?;实?,廟號英宗。當月皇太子朱見深(為避免歧義,筆者仍稱朱見濡為朱見深)繼位,是為憲宗,改明年年號為成化。
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二月,14歲的秀王朱見澍正式出閣,即離開皇宮,前往諸王館居住,為之國做準備。

明代諸王館位于今東城區(qū)帥府園東口協(xié)和醫(yī)院的位置,清代為豫親王多鐸府邸。秀王歲祿一萬石,但之國前每年歲支僅三千石、鈔一萬貫。撥給秀王府儀衛(wèi)司校尉六百名,群牧所軍士一千名。王府官員中,翰林院檢討劉誠和趙銳分別出任左、右長史。王府長史掌王府政令、輔相規(guī)諷,總管王府事務(wù),級別是正五品。而翰林院檢討負責國史的校對和整理,級別是從七品。當然由于明代中后期親王地位下降,到王府去做官成為進士們避之唯恐不及的差使。三月十八日,秀王入府,文武百官早朝結(jié)束后全部要前往諸王館行禮。
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十月,憲宗讓舅公、太傅、會昌侯孫繼宗為正使,太子少保、禮部尚書陳文為副使,冊封中城兵馬指揮黃昱的女兒黃氏為秀王妃。到了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19歲的秀王將正式之國,這一年,他很忙。
當年2月27日是清明節(jié),按慣例要祭祀歷代先帝的陵寢。這在往年,都是駙馬的工作。秀王的姑父石璟、薛桓,姐夫周景、蔡震此前都是輪流前去祭陵。禮部指出由于陵寢較多(計太宗長陵、仁宗獻陵、宣宗景陵和英宗裕陵),往年都是派兩位駙馬行禮,文武百官分開跟隨。今年秀王一人前往,則百官當“隨班行禮”。
丙子,清明節(jié),上遣秀王見澍祭長陵、獻陵、景陵、裕陵。禮部奏每年清明節(jié),例遣駙馬二員,文武百官分投行禮。今秀王詣陵,百官宜隨班行禮。從之?!睹鲬椬趯嶄浘砥呤?/p>
七月,孝莊睿皇后神主將祔廟,秀王奉旨前往太廟祭告。孝莊?;屎缶褪菓椬诤托阃醯牡漳福⒆诘幕屎箦X氏。成化四年六月去世,現(xiàn)在大祥(指父、母喪后兩周年)過后需要祔享太廟。
九月初一日,朱見澍再次前往天壽山,辭別歷代先祖。此去之后,此生不復(fù)相見。九月初七日,秀王在奉天殿向兄長“陛辭”,隨即離開北京前往汝寧府就藩。
就藩汝寧,素稱賢王
對于這位秀王,王世貞所著的《弇山堂別集》對其的評價是“有賢聲”?!睹魇贰吩谄浔緜髦兄v了三個小故事,來說明秀王的賢德。第一個是說朱見澍在就藩途中怕打擾當?shù)鼐用?,下令連夜兼程趕路,盡量減少對地方上的影響。第二個是說汝寧的秀王府地方狹隘,有人提議把邊上的文廟遷走,這樣王府面積就能擴大。秀王覺得這樣做不妥,并且文藝地表示:“居近學(xué)宮,時時聞弦頌聲,顧不美乎!”第三個是王府兩位長史劉誠和趙銳在講解《尚書·西伯戡黎》這一篇時,對于究竟是周文王還是周武王滅掉了商朝境內(nèi)的三黎國,產(chǎn)生了激烈的爭吵。對此秀王非常有水平地對二人表示:“經(jīng)義未有定論,不嫌往復(fù)。今若此,非先皇帝簡二先生意也?!碧С鱿鹊?,輕松地擺平了不必要的爭端。
從種種角度來看,秀王的“賢”是板上釘釘,無可置疑了。但是根據(jù)《明實錄》的記載,朱見澍似乎也并非沒有缺點。比如上文說到的王府地方狹隘,秀王固然沒有同意將邊上的文廟遷走,但并不代表他沒有向皇兄朱見深告狀。結(jié)果就是當初負責監(jiān)修秀王府的工部員外郎邵能吃了瓜落,被勒令停薪留職,前去汝寧戴罪立功,重新修葺王府。

此外秀王府典服副羅貴因公出差順德府之時,騎馬從中道馳入知府衙門索要人夫。當時的知府黎永明見他如此膽大妄為,“怒而笞之”。羅貴回王府之后將他的遭遇添油加醋向秀王稟報,而朱見澍也不問青紅皂白就向朝廷告狀。結(jié)果黎永明被抓入刑部大牢,最后降官二級。這位黎知府在當?shù)毓俾暫芎茫上Ь瓦@樣被誣陷貶官。
當永明下獄時,屬縣人爭入京陳其德政,乞令還任,不從?!睹鲬椬趯嶄浘硪话佟?/p>
英年早逝,歸葬北京
秀王的身子骨一直不怎么好,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七月,朱見澍向朝廷請求賜予藥品,說明當時他的病情已經(jīng)比較嚴重。九月,憲宗急令御醫(yī)前往汝寧府救治秀王。可惜遠水難解近渴,當月二十二日,秀王朱見澍去世,年僅21歲,賜謚曰懷。史書對其的蓋棺定論是“孝反溫和,言動不茍”。
可能是從小吃了太多的苦,憲宗皇帝格外看重親情。秀王死的時候只有21歲,想必在秀王妃也應(yīng)該年齡相仿。而且朱見澍雖然沒有兒子,但卻留下了兩個女兒。按照規(guī)定,秀王既然無子,秀國將被除封。憲宗憐憫弟媳母女孤苦無依,從宮中派出太監(jiān)到汝寧府,將秀懷王的靈柩以及秀王宮眷迎回京城。
上念王乏嗣,不忍遐棄,遣中官奉迎靈柩歸葬于京城之西山?!睹鲬椬趯嶄浘硪话侔恕?/p>
親王到了封國之后去世,再葬回京城的,秀王是大明王朝歷史上的第一人。此前太祖系親王中,太祖第二十二子安王朱楹和第二十四子郢王朱棟死后無嗣,都葬在了各自的封國平?jīng)龊桶碴?。而仁宗系親王中,仁宗第九子梁王朱瞻垍死后無嗣,也葬在了封國安陸。
成化九年正月,秀懷王靈柩從汝寧抵達北京。憲宗下旨一切葬祭并輟朝禮儀,按照成化八年二月去世的忻王朱見治成例辦理。朱見治是英宗第八子,尚未就藩就在京城去世,年僅15歲。半年后秀王去世,憲宗皇帝可能是半年之內(nèi)連著失去兩個弟弟,這才決定把朱見澍遷回京城安葬。而秀王妃黃氏也在當年五月去世,秀王僅剩的兩個女兒一下子就成了孤兒。
庚申,以秀懷王靈柩至自汝寧。詔葬祭并輟朝禮儀,悉如忻穆王例?!睹鲬椬趯嶄浘硪话偈?/p>
秀王雖然已經(jīng)去世,但他在汝寧的王府畢竟竣工未久,如果就此空置,未免太過浪費。因此憲宗考慮再三,決定將自己親弟弟崇王朱見澤的封國改為汝寧府,王府就在秀王府的基礎(chǔ)上就行增修。
工部奏崇王府第,已奏準因秀懷王舊府在河南汝寧府者增修之。近遣內(nèi)官監(jiān)右監(jiān)丞高遠、工部員外郎陳舒會勘,以為制度狹小,已奉旨更造。但王之國有期,欲于附近軍衛(wèi)有司多起夫匠,晝夜并工。奏上,上命別遣官一員馳驲以往,督工修完,不許遲誤。于是特敕郎中項文泰便宜行事,仍戒毋得似前茍簡遷就?!睹鲬椬趯嶄浘硪话俣?/p>

而在北京,秀王的兩個女兒被接進宮中撫養(yǎng)。等她們成年之后,一個被封為順義郡主,一個被封為興濟郡主,兩位郡主的夫君則是儀賓周鉞和楊淳。實話實說,不管是憲宗皇帝也好,還是后來的孝宗皇帝也罷,對秀王的女兒女婿都是非常照顧的,稱他們?yōu)闆]有名分的公主和駙馬也并無不可。
弘治十四年,順義郡主奏乞?qū)J賜莊田自行徵收子粒。作為秀王的女兒,雖然在汝寧府的田地都轉(zhuǎn)賜給了崇王,但她們回北京以后,兩朝皇帝也曾多次賜給她們莊田。對于郡主的要求,戶部官員認為王府莊田子粒歷來都是由有司收徵給用,不可隨意更改。最終孝宗皇帝特旨允許了順義郡主的請求。次年,郡主為兒子周鳳求取一官半職,兵部官員認為不可,因為從來只有公主的兒子才會被授予錦衣衛(wèi)虛職。但是孝宗認為秀王的女兒與其他郡主不同,還是給了周鳳一個錦衣衛(wèi)所鎮(zhèn)撫的官職。此例一開,興濟郡主的兒子楊承基也得了相同的待遇。
甲子,秀懷王女順義郡主為其子周鳳乞官,兵部執(zhí)不可。以王無后,郡主又嘗育于宮中,與他郡主不同。特官鳳為錦衣衛(wèi)所鎮(zhèn)撫,不為例?!睹餍⒆趯嶄浘硪话侔耸?/p>
至于周鉞和楊淳二人,則在婚后承擔起正旦節(jié)、清明節(jié)、冬至節(jié)以及萬壽圣節(jié)祭祀景泰帝朱祁鈺的職責。在二人成為儀賓之前,這都是駙馬的活。
結(jié)語:秀懷王朱見澍的一生雖然并不長,卻創(chuàng)下了好幾個第一。他是明代第一個在紫禁城外出生的皇子。他也是明代第一個,可能也是最后一個在封國去世之后,靈柩運回京城安葬的親王。而朱見澍的兩個女兒雖然幼失雙親,但在極重親情的伯父朱見深的照顧下,她們的日子過得還是非常舒心的。而她們兩人和孝宗皇帝朱祐樘年齡相仿,從小一起在宮中一起長大,這也能解釋日后孝宗為何會多次特殊照顧兩個堂妹。
秀王妃黃氏死后與朱見澍合葬,墓地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區(qū)秀府村,從這個村名我們就可以知道它必然和秀王有關(guān)系。而兩位郡主的生母陳氏(兩位陳氏)在成化十八年去世后,也葬在了秀府村,當?shù)剡€曾出土一塊《明憲宗祭祀秀懷王朱見澍圣旨碑》。
成化十八年歲次壬寅三月(己)巳朔三日辛未,皇帝遣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韋泰諭祭于弟秀懷王之靈曰:惟王朕之同氣,出封大藩。享爵未久,溘然謝世。所遺宮人陳氏、陳氏各育一女撫,養(yǎng)京師。俟其成立,禮為選婚。念二宮人()亡有康,錫以誥命,贈封夫人。諭告冥靈,朕圣意賜享。成化十八年()月初六日立石。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