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佗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知秀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提起三國的名醫(yī),華佗是個不得不提的牛人。他發(fā)明了麻沸散,這有可能是歷史上最早的麻醉藥,同時,他還有獨有養(yǎng)生絕技五禽戲,而他的針灸術直到現(xiàn)在還廣為流傳。

特別是因為《三國演義》的渲染,華佗成了神醫(yī)的代表,他為關羽刮骨療毒成了經典之作。而他為曹操治病卻成了人生絕唱。
華佗和曹操都是安徽譙縣人,屬于正宗的老鄉(xiāng)。
華佗當年在老家讀書,剛開始是想做官,但當時沒有科舉制度,只能靠高官推薦才能做官,這方面的門路華佗沒有。后來也有人愿意舉薦華佗出來做官,但這時的華佗已經迷戀上醫(yī)術了,不愿意在亂世為官。
華佗高超的醫(yī)術,曹操當然是知道的。
特別是曹操麾下有個很受寵的下屬叫陳登,一次,陳登生病了,請華佗去醫(yī)治,華佗到了現(xiàn)場看后,只幾劑醫(yī)就治好了。陳登自然感謝不已。華佗卻搖頭給出了忠告:你先不要忙著謝我,你這個病要堅持養(yǎng)生才能斷根,不然三年后必定復發(fā),到時就很難醫(yī)治了。
陳登沒有聽他的忠告,事后又忙于公務去了,結果三年后,陳登再次發(fā)病,并且很快就不治而亡了。

曹操顯然是知道這件事的,對華佗自然更是另眼相看。曹操的身體還不是錯的,唯一的毛病就是犯有頭疾。
發(fā)一次發(fā)作時,曹操都痛不欲生,于是他便請華佗來幫他治病。華佗用自己獨特的針灸術使得曹操每次都“逢兇化吉”。然而,頭疾每隔一段時間仍然會發(fā)作。于是,曹操便把華佗留在身邊當私人醫(yī)生。
華佗勸曹操說要禁酒和少現(xiàn)在還可以通過針灸來控制,如果再加重后,就難以醫(yī)治了。
然而,嗜酒如命的曹操并沒有聽從他的話,結果他的病情逐漸加重,
華佗平時每隔一段時間來幫曹操看一次病,其他時間可以云游天下。然而,隨著曹操病情加重,曹操便讓他成了他的專職醫(yī)生,留在了宮中。這對于無束無縛的華佗來說當然不能接受了。

華佗想出了一個自認為絕妙的辦法——請假。華佗要么以回家取藥方為由請假出宮,要么謊稱妻子有病臥床在家,要去治療照顧。曹操沒辦法,當然得放行了。
然而,離開宮的華佗如放飛的小鳥,自然是不愿回宮的。而曹操的頭疾一犯,痛不欲生,便派人多次去催,華佗依然我行我素,借故不歸。
多疑的曹操就派人過去他家,結果發(fā)現(xiàn)他的妻子并沒有病,于是他命人把華佗抓回了宮。
華佗的撒謊,曹操很生氣,關鍵是華佗還不知悔改和認錯,他總是勸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否則靠他是治不好病的。
兩人因為觀念不同,本來就有陳見了,曹操怒不可遏,最終把華佗處死了。

在華佗下獄期間,荀彧曾經為他和曹操求情,曹操盡管一直對荀彧敬重有加,但這次卻依然鐵面無情,還是把華佗給殺了。
曹操為什么非殺華佗不可呢?其實,曹操并不想殺華佗,這從曹操日后頭疼病發(fā)時說的話可以看出端倪來:“佗死后,太祖頭風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養(yǎng)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p>
這段話可以看出,華佗能夠治療他的頑疾,愛才的曹操自然不愿殺害他。但自從知道華佗是在騙他妻子病重一事真?zhèn)魏?,多疑的曹操認為華佗是在故意不給他的病完成斷根,以此來“要挾”他。自認為被欺騙愚弄后,曹操痛下殺手,顯然也是“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p>
所以,曹操殺華佗一方面是多疑的本性所致,另一方面是華佗草率的舉止所致。
華佗的死是中華醫(yī)學史上重大的損失,他臨死前曾把醫(yī)書交給獄吏,但這個獄吏害怕受牽連不敢接受,華佗于是含淚付之一火。因此,他的麻沸散和針灸術都失傳了,只有五禽戲流傳了下來。
而華佗死了,曹操的頭痛之癥再無人能醫(yī)治了,他事后顯然也是后悔的,只是,這個世上沒有后悔藥可吃。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