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俗的冰嬉活動,內容十分豐富。開始表演的第一個項目叫“搶等”,即現(xiàn)代所謂的速度滑冰。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清人吳振棫所撰《養(yǎng)吉齋叢錄》卷十四記載:“去上御之冰床二三里外,樹大纛,眾兵咸列,駕既御冰床,鳴一炮,樹纛處亦鳴一炮應之,于是眾兵馳而至御前,侍衛(wèi)立冰上,‘搶等’者馳近御坐,則牽而止之。至有先后,分頭等二等,賞各有差?!庇械幕实鄹吲d時還寫詩抒興,如清宣宗觀一次冰嬉后作詩云:“爆竹如雷殷,池冰如砥平。”又云:“堅冰太液境中邊,翠輦行時竹爆喧?!?/p>
第二個項目是“搶球”?!娥B(yǎng)吉齋叢錄》卷十四曰:“搶球,即所謂冰上手球游戲。左右隊,左衣紅,右即衣黃,既成列,御前侍衛(wèi)以一皮球猛踢之至中隊,眾兵爭搶,得球者復擲,則復搶焉。有此已得球,而彼復雜之者,或墜冰上,復躍起數(shù)丈又遙接之。”此項目比賽激烈,對抗性強,頗似現(xiàn)代的冰球比賽。
第三個項目是“轉龍射球”,即冰上射箭活動。“走隊時,按八旗之色,以一人執(zhí)小旗前導,二人執(zhí)弓矢隨于后。凡執(zhí)旗者一二百人,執(zhí)弓矢者倍之,盤旋曲折行冰上,遠望之婉蜒如龍。將近御座處設旌門,上懸一球,曰‘天球’,下置一球,曰‘地球’。轉龍之隊疾趨至,一射天球,一射地球,中者賞。復折而出,由原路盤曲而歸其隊。其最后執(zhí)旗者一幼童,若以為龍尾也?!?/p>
(《養(yǎng)吉齋叢錄》卷十四)這種冰嬉活動場面宏大,內容豐富,清高宗作賦云:“珠球一擲,虎旅紛來。思摘月兮廣寒之窟,齊趨星兮白榆之街。未拂地兮上起,忽從空兮下回。突神龍之變化……”[《清六朝御制詩文集·高宗(乾隆)·樂善堂詩文全集·冰嬉賦》]乾隆、道光二位皇帝曾經(jīng)邀請皇太后一起臨場觀賽,此二朝也特別重視“冰嬉之制”。
此外,尚有花樣滑冰。乾隆時,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噶隆,曾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來京。他的藏文名著《朵仁班智達傳》中記載了當時北京清皇宮內舉行的一次滑冰表演的情況。根據(jù)他記載的藏文翻譯成漢文是這樣的:“皇上(乾隆)清早去觀看跑冰。滑冰場位于白傘寺北面一大湖上。湖面冰平如鏡。到了湖邊,圣上改乘一輛大轎輦,由人力緩緩牽引。行至湖心,忽呼四面爆竹齊鳴。隨著響聲,但見身著彩服,頭飾花冠的百多人飛一般地滑行到皇上跟前跪拜行禮。彼等各個腰掛弓箭,鞋底安有形似火鐮的刃片。不遠處懸掛著花束。他們在冰上時而像閃電瞬間即逝,時而如魚嬉水,躍上潛下,同時拉滿強弓瞄準高懸的花束依次射去。每當射中,花束中自然響起一串鞭炮聲,令人驚嘆不已。”
這種場景,在乾隆初年張為邦和姚文翰合畫的《紫光閣賜宴圖》中有充分的展現(xiàn)。畫面上呈現(xiàn)的花樣滑冰動作有金雞獨立、哪吒鬧海、雙飛燕、千斤墜、大蝎子等等。除此之外,還有雜技滑冰,以及緣竿、盤杠、飛叉、耍刀、使棒、弄幡等等。
關于滑冰的形式,當時校閱八旗滑冰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官尚子”八式,即初手式、小幌蕩式、大幌蕩式、扁彎子式、大彎子式、大外刃式、跑冰式、背手跑冰式。另一種是在滑冰的同時還要表演各種花樣和雜技。這種滑冰形式又稱“走冰”。在這兩種形式的滑冰中,第一種“官尚子”八式是具有競技性的活動。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滑擦”條說:“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鐵齒,流行冰上,如星馳電掣,爭先奪標取勝,名曰溜冰?!逼渲小盃幭葕Z標取勝”一句,說明了它激烈的競爭性。
冰上蹴鞠、高臺滑冰也曾是當時冰嬉的項目。據(jù)《帝京歲時紀勝》中“蹴鞠”條記載,冰上蹴鞠就如同今天的冰球運動。所不同的是參賽雙方隊員手不持球桿,用手用腳都可觸球。球是皮做的、充氣,雙方以將球搶得為勝。東巖居士在《帝京歲時紀勝補箋》里指出:“冰上蹴鞠,皇帝亦觀之,蓋尚武也。武備院備侍衛(wèi)護軍人員皆須習此,文人無習此者。”高臺滑冰,當時也稱“打滑撻”?!跋燃乘疂驳厥贡?,遂成冰山,高三四丈,瑩滑無比。乃使勇健兵著帶毛豬皮履,其滑更甚,自其顛挺立而下,以到地不仆者為勝。”
最新文史百科排行
更多-
南宋三衙軍是怎么建立的?三衙軍有什么用?文史百科12-29
-
南宋的正規(guī)軍是什么?詳解南宋的正規(guī)軍文史百科12-29
-
東京留守司軍有什么作用?詳解東京留守司軍文史百科12-29
-
南宋造船業(yè)厲害到什么程度?詳解南宋造船業(yè)的厲害之處文史百科12-29
-
三國青州兵是什么兵種?厲害嗎?文史百科12-29
-
北府軍是什么朝代的?北府軍戰(zhàn)斗力強嗎?文史百科12-29
-
燕云十六州是指的哪些地方?燕云十六州有什么戰(zhàn)略價值?文史百科12-29
-
三國時期蜀漢的文化是什么樣的?詳解蜀漢文化文史百科12-29
-
三國時期蜀漢的經(jīng)濟情況怎么樣?詳解蜀漢的經(jīng)濟情況文史百科12-29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