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處方來源不同
黃連上清丸處方來源于明代醫(yī)家龔廷賢《萬病回春》中的“洗肝明目散”,經(jīng)加減化裁而立方。牛黃上清丸處方則來源于明代著名醫(yī)家李梴所編撰的《醫(yī)學入門》,在原方的基礎上,加減化裁而成。
2.組成成分不同
從成份來看,黃連上清丸是由黃連、梔子(姜制)、連翹、蔓荊子(炒)、防風、荊芥穗、白芷、黃芩、菊花、薄荷、酒大黃、黃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組成。牛黃上清丸的主要成分則為牛黃、薄荷、菊花、荊芥穗、白芷、川芎、梔子、黃連、黃柏、黃芩、大黃、連翹、赤芍、當歸、地黃、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3.功效不同
黃連上清丸能清熱散風,適宜風熱侵犯上中焦所致的頭暈耳鳴、暴發(fā)火眼,口舌糜爛、齒齦生瘡等中上焦熱盛諸癥。而牛黃上清丸使用于上中焦熱熾火,津液未傷所見諸癥。特別是伴有大便燥結者更為適宜,對于風熱同犯上焦所致的頭暈、頭疼、目赤等癥有較好的作用。對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和急性齒齦炎尤其適宜。
本文由網(wǎng)絡整理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