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發(fā)生在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據(jù)《舊唐書》記載:“建成死時年三十八。長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陸王承道、河?xùn)|王承德、武安王承訓(xùn)、汝南王承明、鉅鹿王承義并坐誅?!?/p>
《新唐書》此處記載與《舊唐書》完全一致,而李建成公認也是只有六子,除了李承道早夭外,其余五子統(tǒng)統(tǒng)在政變后不久被李世民派人誅殺,以絕后患。
所謂皇家無親情,李世民是尸山血海闖出來的戰(zhàn)將,為了奪取皇位,他敢于逼父殺兄,殺幾個孱弱孩童也不在話下。
盡管這在我們看來殘忍至極,但站在李世民的立場上,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尤其是政變發(fā)生后一段時間,李世民尚未掌控住唐朝,一旦有人把李建成的兒子帶走一個,拉起隊伍跟他對抗,對于剛統(tǒng)一兩年的唐朝、對于他李世民的江山,都是一個極大的威脅,除掉,無疑是最方便的,這是政治家的殘酷!
不過李世民沒有秦二世胡亥那種超前意識,認為生男生女都一樣(胡亥連姐妹也一并殺了),他的思想跟當時大多數(shù)人是保持同步的,即女子沒有繼承權(quán),自然也就對皇位沒有威脅,所以對李建成的女兒們,李世民不僅沒下殺手,還挺優(yōu)待的。
女子在史書上向來虛位,留下姓名的寥寥無幾,李建成的女兒們也不例外,留下記載的只有次女聞喜縣主和第五女歸德縣主。
聞喜縣主的事跡出現(xiàn)在她的墓志當中,墓志是她的丈夫劉應(yīng)道所作,開篇提到聞喜縣主諱婉順,字尫(wāng )娘,則她叫李婉順。之后提及聞喜縣主的卒年是龍朔元年(661年),享年40歲。
歸德縣主的事跡出現(xiàn)在她母親鄭觀音的墓志中,文中記載,李建成去世后鄭觀音搬出東宮,移居別館,受到李世民優(yōu)待,孀居五十余年后去世,“殯于第五女歸德縣主之宅”,享年七十八歲,至于歸德縣主其他,則毫無記載。
從次女和五女的封號來看,她們都是親王之女的正常封號,李世民沒有對她們區(qū)別對待,該給的待遇還是給了,畢竟她們老爸沒當上皇帝,封公主也說不過去。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