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nèi)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那么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怼对娊?jīng)》中的《豐》,一起來看看吧!
子之豐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將兮。
衣錦褧衣,裳錦褧裳。叔兮伯兮,駕予與行。
裳錦褧裳,衣錦褧衣。叔兮伯兮,駕予與歸。
注釋:
豐:豐滿,容光煥發(fā)。
俟:音四,等候。
送:伴送,陪行。
昌:形容身體強壯。
衣:穿上。
錦:錦衣,女子出嫁時穿在里面錦緞衣服。
褧衣:褧,音窘,又禪衣,用絹或麻紗制作的單層罩衫,罩在錦衣的外面。
叔、伯:此稱迎娶新娘的隨從人員。
與行:一同回家。
賞析:
《豐》描寫女子絕男子的追求,事后又表現(xiàn)出無限的后悔,自己穿著嫁裝盼望男子前來迎娶,表現(xiàn)了失時的懊悔。詩敘述前后迥然的變化,構(gòu)成鮮明的對比,形成鮮明的戲劇性色彩,讓人去聯(lián)想回味。造成這種戲劇的原因是什么?或許這正在于女子一時的遲疑,但終究不難壓抑人生的追求。詩只是用形象、敘述來表現(xiàn)罷了。
本文由網(wǎng)絡整理 ?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