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二十四史之一,是南北朝時期北齊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書,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魏書》共124卷,其中本紀12卷,列傳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紀、列傳和志篇幅過長,又分為上、下,或上、中、下3卷,實共131卷。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魏書·拓跋儀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拓跋儀,秦明王翰之子。容貌甚偉,美須髯,有算略,少能舞劍,騎射絕人。太祖幸賀蘭部,侍從出入。從破諸部,有謀戰(zhàn)功。
太祖將圖慕容垂,遣儀觀釁。垂問儀太祖不自來之意。儀曰:“先人以來,世據(jù)北土,東與燕世為兄弟。儀之奉命,理謂非失?!贝箟哑鋵Γ驊蛟唬骸拔嵬铀暮?,卿主不自見吾,云何非失?”儀曰:“燕若不修文德,欲以兵威自強,此乃本朝將帥之事,非儀所知也?!奔斑€,報曰:“今則未可圖,垂年已暮,釁將內(nèi)起,是可計之。”太祖以為然。
太祖征衛(wèi)辰,儀出別道,獲衛(wèi)辰尸。太祖大喜,徙封東平公。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楊塞外,分農(nóng)稼,大得人心。慕容寶之寇五原,儀攝據(jù)朔方,要其還路。及并州平儀功多遷尚書令太祖將還代都置中山行臺詔儀守尚書令以鎮(zhèn)之遠近懷附尋征儀以丞相入輔世祖之初育也,太祖喜,夜召儀入。太祖曰:“卿聞夜喚,乃不怪懼乎?”儀曰:“臣推誠以事陛下,陛下明察,臣輒自安。忽奉夜詔,怪有之,懼實無也?!碧娓嬉允雷嫔?,儀起拜而歌舞,遂對飲申旦。
先是,上谷侯岌、代郡許謙等有名于時,聞儀待士,先就儀。儀并禮之,共談當世之務,成敗要害,造次備舉。謙等嘆服,相謂曰:“平原公有大才不世之略,吾等當附其尾。”
太祖以儀器望,待之尤重。儀矜功恃寵,遂與宜都公穆崇謀為亂,伏武士伺太祖,欲為逆。崇子遂留伏士中,聞召,恐發(fā),逾墻告狀,太祖秘而恕之。天賜六年,天文多變,占者云“當有逆臣伏尸流血”。太祖惡之,頗殺公卿,欲以厭當天災。儀內(nèi)不自安,單騎遁走。太祖使人追執(zhí)之,遂賜死,葬以庶人禮。
(節(jié)選自《魏書?列傳?卷三》)
譯文:
拓跋儀,秦明王翰的兒子,身高七尺五寸,容貌長得很魁偉,美須髯,有謀略。從小就會舞劍,騎馬射箭都是常人難及。道武帝到賀蘭部時,他陪同左右,出入不離。登國初年,賜爵為九原公。跟從道武帝擊敗各部時,因有謀略和善戰(zhàn)而立功。
當時道武帝打算吞并慕容垂,派儀前去觀看有什么機會可趁。慕容垂便問儀,道武帝為什么自己不來?儀說:“先人以來,世代據(jù)守北方,子孫相承,不失舊業(yè)。我的祖先受晉朝封號,爵稱代王,東與燕國世代為兄弟。我奉命前來,并無失禮?!蹦饺荽褂X得他回答得很有氣勢,便開玩笑地說:“我如今威震四海,你的國君不肯親來見我,怎么能說沒有失禮?”儀答道:“燕國如果不自修文德,準備用兵威來自強,那就是本朝將帥們應當考慮怎么做的事情了,這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當他回國后,報告說:“慕容垂死后才能謀取,如今還不是時候?!钡牢涞勰樕蛔?,問他是什么原因。儀說:“慕容垂年紀已大,他的兒子寶懦弱又沒有威望,謀而不能決斷。慕容德自負有才氣,不是能夠給弱主當臣子的人,禍端將從內(nèi)部而起,這時才能打算?!钡牢涞圪澩囊庖?。
道武帝征伐衛(wèi)辰時,儀從別道進軍,得到衛(wèi)辰的尸體,把他首級傳送到行宮,道武帝大喜,改封他為東平公。讓他在河北督促屯田,他從五原直到木固陽塞外,分別安排農(nóng)耕,大得民心。慕容寶進犯五原時,儀先悄悄地占領朔方,攔截他的退路。當并州平定以后,儀的功勞最多,被任命為尚書令。道武帝回代都,設置中山行臺,命令儀駐守,以尚書令坐鎮(zhèn)中山,遠近都前來歸附。不久,又召儀以丞相入朝輔政。
太武帝剛出生時,道武帝非常高興,夜間召儀入宮,問他:“你聽到我夜間喊你來,不覺得奇怪和害怕嗎?”儀說:“臣下誠心事奉陛下,陛下明察,臣下就自然安心了。夜晚忽然接到詔令,奇怪是有的,畏懼實在沒有?!钡牢涞郯褜O子拓跋燾出生的事告訴他,拓跋儀起身叩拜而歌唱起舞,于是對飲到早晨。
此前,上谷人侯岌、張袞,代郡人許謙等有名于當時,聽說拓跋儀善待士人,就先到拓跋儀那里。拓跋儀都尊重他們,一起談論當代事務,各處的成敗要害,倉猝之間一一列舉。許謙等人嘆服,相互間說:“平原公有不可每世出現(xiàn)的雄才大略,我們應當依附在他后面?!?/p>
道武帝因拓跋儀有才器聲望,對他尤其尊重。拓跋儀仗恃功勞寵信,于是和宜都公穆崇陰謀作亂,埋伏武士窺伺道武帝,想殺死他。穆崇的兒子穆遂留在埋伏的武士中,聽到征召,恐怕事情敗露,翻墻報告道武帝,但道武帝卻保密此事,寬恕了拓跋儀。
天賜六年(409),天文多次發(fā)生變化,占卜的人說:“必定有叛臣,伏尸滿地和流血之災?!被实鄯浅拹?,便殺了一些公卿,準備以此來戰(zhàn)勝天災。儀內(nèi)心恐懼不安,單騎逃跑。皇帝派人追趕并抓住他,于是賜死,用百姓的禮節(jié)把他埋葬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