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死,滿洲親貴在帝位繼承上出現(xiàn)矛盾。豪格與多爾袞爭立,兩黃旗與兩白旗爭持不下,形勢極其嚴峻。在繼承人的選擇上,索尼,鰲拜等人帶刀上殿,并命兩旗精銳護軍全副武裝環(huán)衛(wèi)崇政殿,作好了火并準備。為福臨的繼位可以說是首功。但是多爾袞攝政之后,肯定饒不了這幫人,幾次三番想搞死鰲拜,最終都被他幸運的躲過。
因為順治帝的重用,當時久受壓迫的鰲拜便開始拼命效忠順治帝。 在順治帝親政的十年中,鰲拜兢兢業(yè)業(yè)輔佐順治帝,并經常隨侍在順治帝的身側。順治帝因為與第一任皇后不和睦而與孝莊太后產生嫌隙,也是鰲拜從中調和。并且還常常出面維護大清與蒙古的關系。這個時候,順治帝不僅是信任鰲拜而且非常依賴他。
八月十四日,禮親王代善在崇政殿召集會議討論繼承人問題,鰲拜與兩黃旗大臣帶兩黃旗精銳軍隊環(huán)衛(wèi)崇政殿,不惜兵戎相見。在會議爭論不休時,鰲拜與其他忠于皇太極的將領拔劍力爭,要求必須立先帝的兒子,否則威脅兵戎相見,以此來迫使多爾袞不要覬覦皇位。然而豪格為爭位昏招頻出,得罪宗室親王,最后雙方各退一步,由皇太極第九子,6歲的福臨即位,是為順治皇帝。
說到底,鰲拜在康熙朝初期對康熙皇帝“皇權”的 挑戰(zhàn),乃系“旗權”的重新抬頭。而在順治朝時期,“旗權”被順治皇帝予以了卓有成效的絕對性打壓和制約,作為“旗權”的部分代表,鰲拜是絕對無法架空順治皇帝的!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