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劉備,大多數(shù)人腦子里會想到三個字:愛哭鬼。碰到人才,劉備會哭;有人離去,劉備會哭;打敗了曹軍,劉備會哭。換句話說,劉備的江山完全是他哭出來的,這項“絕技”讓諸葛亮感化加入,令關羽張飛不離不棄,趙云甘心賣命。不過,雖然劉備的哭技一流,但是也有劉備留不住的人,在劉備一生中錯過兩位猛將,一人是可定天下的田豫,一人是可以救國的黃權。
田豫是曹魏邊疆的大將,早年跟隨公孫瓚時,公孫瓚不知道田豫是會“發(fā)光的金子”,打發(fā)田豫當個縣令。也就在這時,劉備與田豫相遇相知。田豫雖然年少,但是膽量不是一般人可比擬的。張飛據(jù)水斷橋,嚇走曹操八十萬大軍純粹是磕磣曹操而編撰的故事,而田豫一人嚇走一萬大軍確有其事。
公孫瓚部將王門反叛,田豫得知后,不緊不慢地站到城墻上,一句話便解決了王門:“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用瓶子和打水人的比喻,將王門奚落了一番,王門聽后,深感慚愧,捂著臉跑了。公孫瓚不知道田豫擁有大才,劉備卻知道,當公孫瓚以母親病重為由向公孫瓚辭別時,劉備明白,田豫這一去怕是永遠不會回來了。與田豫分別時,劉備涕泣曰:““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p>
田豫走后,再次出現(xiàn)眾人視野已經(jīng)是曹操帳下的一員虎將,替曹操鎮(zhèn)守北疆40余年,是胡人、匈奴的噩夢,是曹氏最堅固的后盾??上?,田豫終究沒有跟隨劉備,倘若跟隨劉備,怕是今后能夠成為與關羽齊名的存在了吧?劉備如果多了一個田豫,天下便唾手可得,無論將田豫放在哪里,都會令劉備高枕無憂。
另外一位黃權,不僅擁有較高的軍事才能,而且謀略也相當厲害。漢中最早由黃權提出,曉以利弊向劉備陳述漢中的重要性,制定奪取漢中的策略,全部出自黃權之手。劉備伐吳時,黃權力勸劉備理應坐鎮(zhèn)后方,統(tǒng)領全局,理由便是,劉備伐吳順江而下,沒有退路,如果發(fā)生意外,劉備根本無路可逃,而且,吳軍擅長水戰(zhàn),非常危險??上У氖?,劉備沒有聽取黃權的建議,夷陵之戰(zhàn)慘敗而歸,黃權也因陸遜的堵截無奈降魏。
黃權降魏的消息傳到劉備的耳朵后,劉備悔不當初,痛哭流涕,痛惜道“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黃權屬于全能型人才,不過卻讓劉備親手葬送,如果劉備聽取黃權的建議,坐鎮(zhèn)后方,黃權便是先鋒,也不會被劉備打發(fā)去防御毫無動靜的曹丕,黃權如果在蜀漢,那么將來的地位怕是不會次于諸葛亮,因為他的才能并不亞于諸葛亮,比之諸葛亮,黃權多了些果斷、奇謀,少了些治國的本領,二人聯(lián)手怕是天下再也沒有敵手了,蜀漢哪會到滅國的地步?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