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的女性朋友,婚結了,小孩生了,放在自己身上的時間就少之又少了。
雖說還是去做檢查了,但對那些檢查項目還是云里霧里的。
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婦科檢查中的tct檢查。
什么是TCT?
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一種宮頸癌細胞學檢查技術。
在此技術下,標本的滿意度及宮頸異常細胞的檢出率得到提高,同時還有助于及時發(fā)現癌前病變、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蟲、衣原體以及HPV病毒等,但是因為這些項目都有相對應的單項檢查,所以TCT主要還是針對宮頸病變進行的檢查。
TCT怎么查?
TCT的檢查方式,是使用TCT的刷子刷取宮頸分泌物。
這種刷子不僅可將整個宮頸口的脫落細胞全部刷取,對宮頸管的脫落細胞也可刷取,因而,不僅可發(fā)現宮頸口鱗狀上皮的異常細胞,還可發(fā)現宮頸管內腺上皮的異常細胞。
因此,TCT宮頸細胞學檢查是一種比較全面、有效的宮頸癌的篩查方法。
TCT結果是什么意思?
正常的結果一般報告上會說:輕度炎癥、正常范圍、未見異常細胞等。
首先是輕度炎癥:一般來說,開始有性生活后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宮頸炎癥,換一種看法,其實這就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機制。
如果有疑似宮頸癌或者癌前病變的話,結果分成五種:
非典型鱗狀細胞,意義不明確(ASC-US):指宮頸細胞發(fā)生輕微的變化,但沒有達到低度病變(LSIL)的程度,如果高危HPV陽性,最好是進行陰道鏡檢查,如果HPV陰性,3年后聯合篩查;
非典型鱗狀細胞,不排除上皮內高度病變(ASC-H):指可能有癌前病變,但是其細胞的異型程度不夠確切診斷,此類病人需做陰道鏡檢查,必要時取活檢進一步明確診斷;
低度上皮內病變(LSIL):相當組織病理學CIN1級(輕度不典型增生),發(fā)現一些可疑癌前病變細胞,但不是癌細胞,這個階段的病情有部分會自行消退,應3個月復查TCT細胞學檢查,或進行陰道鏡檢查;
高度上皮內病變(HSIL):相當于組織病理學CINII-III級,這相當于癌前病變,如果不能進一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治療的話,發(fā)展為癌的可能性較大,應及時取病理組織學活檢或選擇合適的手術治療方案。
鱗狀細胞癌(SCC)。
TCT檢查的重要性就在于能準確敏感地發(fā)現早期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在宮頸癌對身體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之前,阻斷疾病進程,爭取將宮頸癌控制在癌前病變階段,有效的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病率。
「切」并不能解決問題
有些姐妹經不住一些無良醫(yī)生的一頓「善意」的提醒,看到是早期病變或是宮頸炎癥,就莫名其妙地做了LEEP手術(子宮頸環(huán)形電切除術)。切的雖然是一小刀,但其對于日后的懷孕影響可能就是大大的了:
部分的患者朋友可能會由于術后恢復不良而出現大出血,或者宮頸口粘連堵塞而出現月經無法排泄而閉經、痛經;
有的患者朋友進行了不止一次的LEEP手術,由于宮頸切除后宮頸機能的不完整,部分女性受孕后會承受不了胎兒的重力,而導致復發(fā)性流產、早產等情況。
雖然說婦科檢查對于保障女性朋友們的健康是很有必要的,但其實有不少所謂的「病變」其實是不用治療或者是身體正常的變化。所以在進行檢查前給自己找一家正規(guī)靠譜的醫(yī)院才是最重要的。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