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尋常疣
俗稱瘊子。初起為針尖大的皮膚隆起小點,漸漸擴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呈圓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觸之硬實。
具體介紹:
1、多為單個存在,但也有逐漸增多至數(shù)個或數(shù)十個。一般無自覺癥狀,偶有壓痛,多發(fā)生于青少年。
2、發(fā)病部位多在手指、手背、足緣等處,亦可偶發(fā)于甲緣及甲下。
3、尋常疣有些如絲狀突起,質地細軟,好發(fā)于頸、頦、眼瞼等處,稱絲狀疣。
4、有些則在同一個疣的基礎上發(fā)生一簇參差不齊的多個指狀突起,稱指狀疣。
2.扁平疣
又稱為青年扁平疣,主要侵犯青少年。
具體介紹:
1、大多驟然出現(xiàn),數(shù)目較多,為米粒大到黃豆大,扁平隆起皮膚表面的小點,淺褐色或正常膚色,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表面光滑、質硬,偶可沿抓痕分布排列成條狀。
2、好發(fā)在顏面、手背、前臂等處,一般無自覺癥狀,偶有微癢,可突然自行消失,但多持續(xù)不退。
3.跖疣
是發(fā)生在足底的尋常疣,外傷和摩擦可為其發(fā)病的誘因。
具體介紹:
1、初起為一細小發(fā)亮的皮膚隆起,以后逐漸增大,表面角化,粗糙不平,圓形,境界清楚,單發(fā)或多發(fā)。
2、有時在一較大的跖疣的四周,有散在性細小的針頭大的衛(wèi)星疣。
3、有時數(shù)個疣聚集在一起或互相融合形成一角質片塊。
4、壓迫時可產(chǎn)生疼痛,可自然消退,但往往病程緩慢,跖疣應與雞眼及胼胝鑒別,后兩者皮損呈片狀角化,無疣狀的皮膚隆起。
4.尖銳濕疣
多發(fā)生在外生殖器部及肛門附近的皮膚、粘膜濕潤區(qū)域,往往與性接觸傳染有關,是性接觸傳染病中最常見的一種。
具體介紹:
1、初起為細小淡紅色皮膚隆起,以后逐漸加大增多,表面凹凸不平,呈乳頭狀,濕潤柔軟,有些可呈蕈狀或菜花樣突起。
2、因皮損裂縫間常有膿性分泌物郁積其中,致有惡臭。由于不斷受到局部潮濕與慢性刺激的作用,往往迅速增長。
3、在妊娠或有嚴重肝臟病變時,可明顯增大,此可能與女性激素增多有關。尖銳濕疣可增大至拳頭大或更大。
4、在陰道、陰莖或肛周部位的生殖器疣,可轉化為鱗狀細胞癌,其轉化時間通常需要5~40年。
5、故此病應及早治療以免癌變。該病易發(fā)生在慢性白帶過多,或包皮過長者。
5.假性濕疣
主要局限于女性小陰唇內(nèi)側,表面光滑,無角化,大小長期不變。
具體介紹:
假性濕疣無傳染性,不是性病,主要與陰道分泌物長期刺激有關,無需特殊治療。
傳染性軟疣:
屬于性傳播性疾病的一種,但是非性接觸也可感染。皮疹呈蠟樣臍窩狀半球形顆粒。
疣的發(fā)病與機體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關系,若機體免疫功能缺陷者易患此病。
6.疣的治療
疣的治療方法很多,而且不同的疣,治療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尖銳濕疣:
1、內(nèi)服療法如打針服藥對它都是無效的。主要治療的方法是應用電灼、激光及冷凍(液氮)療法去除生長的疣狀物,療效很好,大都一次能夠治愈。
2、疣體較大的尖銳濕疣則需采用手術切除。尖銳濕疣若數(shù)目不多而且疣體很小者也可外用5%氟脲嘧啶軟膏或25%竹葉草醋液局部涂搽。
3、但這些外用藥物都有腐蝕作用,應用時要保護好正常的皮膚,以免引起正常皮膚潰爛。
4、最好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有些尖銳濕疣治療后可以復發(fā),可按照上述方法重復進行治療。
尋常疣:
發(fā)生的數(shù)目往往不多,故多采用電灼、激光、手術切除等方法治療,內(nèi)用藥物對它的療效不顯著。
跖疣:
如上所述,發(fā)病與外傷摩擦有關,故患者應穿松軟的鞋,也可用電灼、激光等法治療。
扁平疣 :
是最常見的一種疣,數(shù)目往往很多,數(shù)十顆至百多顆不等,所以用電灼、激光、手術等方法往往難以進行,多采用內(nèi)服療法。
內(nèi)服療法的方法很多,現(xiàn)介紹一些方法如下:
1、聚肌胞4毫克肌注,隔日一次;同時內(nèi)服左旋咪唑,每日一次,每次50毫克。
2、內(nèi)服氧化鎂,每日三次,每次0.5克;或烏洛托品每日三次,每次0.3~0.5克。
3、板藍根注射液2~4毫升,肌肉注射,10次為一療程。
4、中藥治疣湯:桃仁、紅花、熟地、歸尾、赤芍、白芍各9克,川芎、白術、山甲、甘草、首烏各6克,板藍根、夏枯草各15克,每日一次,6~8次為一療程。
傳染性軟疣:
較容易治療,不需口服或注射藥物,用鑷子夾住疣體,將其中軟疣小體擠出,然后涂以2%碘酒即可。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