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1624~1622)是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鎮(zhèn)人,抗清名將、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
準確來說鄭成功是中日混血兒,其父鄭芝龍是明朝官員,其母田川松是日本九州島平戶市人。
鄭成功還有一個弟弟叫田川七左衛(wèi)門,打出生后就留在日本打理鄭氏家族的生意。
現(xiàn)在日本平湖市川內港附近的海灘上豎著一座石碑,上面刻著“鄭成功兒誕石”6個字。據(jù)說懷孕9個月田川氏在此撿貝殼,早產(chǎn)生下了鄭成功。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年輕時喜拳弄棒,18歲時做了海盜,20歲時被明朝官府詔安出任海上“貿易官員”。同年奉命率商船出使日本進行國際貿易。
鄭芝龍到達日本后很快把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銷售一空,完成任務后他打發(fā)商船回了中國,他自己則看到了商機留在日本經(jīng)商。
鄭芝龍的跨國貿易做的很成功,期間還收獲了一份愛情,娶了日本女子田川松為妻,當年生下了兒子鄭成功。
轉眼7年過去了,鄭芝龍帶著兒子鄭成功回到了老家福建泉州,留下了妻子和次子七左衛(wèi)門在日本。
原來明朝官府再次委任鄭芝龍并召喚他回國,當時妻子田川松要隨行回國,但日本方面不允許,她只好和次子留在了日本。
1645年,也就是在丈夫和長子回中國14年后,鄭芝龍通過金錢賄賂日本官員獲得了簽證,這才把妻子田川氏接到了福建泉州,此時鄭芝龍是南明南安侯,負責南明所有的軍事指揮(南明是明朝在南方的流亡政府)
就在田川氏回到福建泉州安平的第二年(即1646年),清軍進攻安平,此時,鄭成功和其父鄭芝龍都在前方抗清,最終安平失陷,田川氏不畏強暴奮起反抗,最終不敵被清兵輪奸。
當鄭成功得到這個消息后,連夜趕到了家中,面對慘死的母親成功悲憤欲絕。史料記載: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腸滌穢,重納之以殮。——引自黃宗羲《賜姓始末》
這就是鄭成功對母親開膛破肚的原因。
母親被清兵奸污,乃不潔之人,鄭成功用夷人(外國)之法把母親開膛破肚,用清水把五臟六腑清洗干凈然后重新縫合入殮。
其實這是一種神圣的入殮方式,鄭成功是在日本出生的,他的身上或多或少帶有武士道精神的烙印,當時沿海的海盜大多是日本浪人,什么是日本浪人?就是一些落魄的日本武士。
我們看抗日期間的一些老電影,發(fā)現(xiàn)日本將領在失敗臨死前都是剖腹自殺,也叫切腹自盡。
切腹自盡有許多講究,最早是自己把內臟掏出來,意思是表明忠誠,內臟是干凈的,最后演變成旁邊有個人幫助完成這一切,就是切腹后旁邊人馬上把他砍頭,這樣可以避免痛苦。
鄭成功肯定要受到這些人的影響,所以他就采用了這種表明自己圣潔干凈的方法處理母親的死。其實并不是說鄭成功多么殘忍,恰恰表明了他的孝道。
母親的慘死,也是鄭成功最后成為抗清名將的主要原因。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