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平時是怎么跟孩子說話的,跟孩子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很多家長當被問到:你覺得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問題嗎?都會給出這樣那樣的答案,“我家孩子太淘氣了,一刻都閑不住,簡直覺得他有多動癥。”“我家孩子性格太急,動不動都著急?!薄昂⒆幽懽犹×?,在外面害羞得過頭?!?/p>
其實,父母可以在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如果你經(jīng)常對自己的孩子采取暴力,孩子的性格往往也會好斗暴躁。父母總喜歡拿孩子跟其他孩子作比較,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其實孩子有問題,父母最應(yīng)該想到的是,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
不尊重他人的孩子
不尊重他人的孩子,往往是因為父母缺少了對自己的尊重。父母不重視孩子的感受,會使得孩子變得不會尊重他人的感受,行為沒有禮貌,沒有共情的體會和習慣。父母從孩子小時候起就習慣于替孩子做所有的選擇,不讓孩子選擇自己想要的,慢慢地很可能會發(fā)現(xiàn),即使什么都不缺,孩子還是想去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獨立性差的孩子
父母的過度保護或者幫助速度過快,把孩子庇護在自己的羽翼下,不讓孩子經(jīng)受風吹雨打,為孩子清掃成長道路上的每一個障礙,往往會讓孩子變得自理能力、自立能力都很差,對孩子千依百順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會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無視他人的感受。

暴力型的孩子
暴力型的父母會影響自己孩子的行為模式變得越來越暴力。父母對孩子總是采取暴力的方式,孩子就像叢林里的狼,生活在暴力的陰影下,從小就知道“拳頭意味著一切”,性格行為會變得易怒、粗暴。暴力型的父母往往也很少贊揚孩子,孩子缺乏父母的贊揚和肯定,潛意識中會認為只有行為不正確時才能得到父母的關(guān)注。
嫉妒心強的孩子
容易對他人羨慕嫉妒恨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對經(jīng)常拿自己跟其他人作比較的父母。父母極愛面子,喜歡攀比,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為了父母而活,太看重他人的眼光,學會攀比,最終失去自我。
沒自信的孩子
父母缺乏自信,不懂得尊重自我,也容易把不自信傳染給孩子,使得孩子自信心不足。而父母給孩子建議太多,鼓勵太少,把重點過于集中在孩子的短處,也會使得孩子自信心不足,總是否定自己。冷漠孤獨的孩子
孤獨型的孩子很難和他人建立親密的關(guān)系,缺乏集體的歸屬感,原因很可能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生活、精神需求的長期忽視。這類孩子的父母往往忙于事業(yè)和生計,和孩子身體、精神的親密度都不夠,缺少與孩子的接觸相處和陪伴。懦弱的孩子
懦弱的孩子自主性差,習慣聽從命令,唯唯諾諾,不會堅持自我,這樣孩子的父母往往是獨裁型的。獨裁型的父母不讓孩子有機會為自己的事情做出選擇,不停向孩子發(fā)號施令,有的甚至習慣于在公眾場合教育訓(xùn)斥孩子、打擊孩子。
謹小慎微的孩子
孩子做事小心翼翼,總是害怕出錯,很可能是因為父母從小對自己的要求太高,過分追求完美。完美主義型的父母對孩子的錯誤往往有過度的反應(yīng),過于要求完美以至于無論孩子表現(xiàn)如何出色都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孩子會變得不懂得欣賞他人的優(yōu)點,更不懂得如何對他人的瑕疵或錯誤給予包容和理解。
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會充滿自信;
在接納中長大的孩子會心胸寬廣;
在分享中長大的孩子會慷慨大方;
在友善中長大的孩子,則會對世界多一份關(guān)懷。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而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雖然為人父母不需要經(jīng)過任何考試,只有和孩子一起努力共同成長,才是對孩子人生最好的答卷。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