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幾次的讀書會,我特別喜歡去講讀蒙施的作品《紙袋公主》,而且越來越覺得有趣,不同的孩子們聽得進去,跟他們互動也有回應。
這本書里面隱約有一丁點的女性主張,可以鼓勵女孩子們勇敢去承擔,然后按自己的意愿去選擇“王子”。當然,這個意思未必去要表達出來,孩子們只要覺得這個公主好聰明,好勇敢,就好了,就可以讓大家覺得女生也是不怕火龍的,也是能想出很多方法去做解決問題的“小高手”。
當然,反過來,這樣的故事未必會讓大家覺得男孩子很衰,因為“主流”認識還是男孩勇敢,女孩子溫柔哈。
我一般是這樣講:
伊麗莎白公主已經(jīng)和鄰國一位英俊、瀟灑、聰明的雷諾王子訂婚了,婚期已近,眼看著從此就要“過著幸??鞓返娜兆印薄?/p>
可是,就在婚禮的前兩天,突然出現(xiàn)了一只噴火龍,大嘴一張(要夸張地吸氣,呼氣),燒掉了森林、城堡。。。。。(我最近常使用一個我兒女的一個常用詞---稀巴爛,他們都會會心的一笑,很多孩子對這個詞都有同感,是他們對亂七八糟的各種狀況的“描述”)甚至連公主身上的漂亮衣服都燒光了。更可怕的是噴火龍帶走了公主喜歡的雷諾王子。
公主可沒有哭泣,她很生氣,于是她決定自己去把王子救回來,她在燒毀的廢墟中東找西找,很幸運的她找到一個紙袋沒有被燒掉,于是她把紙袋穿在身上,從此以后她有了一個外號叫紙袋公主。
紙袋公主很容易地找到噴火龍的蹤跡,火龍走過全是黑乎乎的路,一下子找到了火龍的家。
(隨便在哪里敲出聲響)(以下聲演)
噴火龍:“是誰阿?誰敢來吵我?”
紙袋公主:“你好,我是紙袋工作公主,請問你是噴火龍先生嗎?”
噴火龍:“好啊,是個公主呢!我最愛吃公主了,不過我今天已經(jīng)吃了一整座城堡(擦嘴),現(xiàn)在累了,你還是明天再來吧?!?/p>
(敲出比第一次更猛烈的聲響)
紙袋公主:“噴火龍先生,噴火龍先生,可以請你出來一下嗎?”
噴火龍:“快走開!我最愛吃公主了,不過,我今天真得吃飽了,你還是明天早點兒來吧?!?/p>

紙袋公主:“等一等,請問你是這世界上最厲害最勇猛的噴火龍先生嗎?”
噴火龍:“of cause!當然啦。”
紙袋公主:“我聽說啊,噴火龍先生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最強壯又最帥的人了,我還聽說你噴一口火可以燒掉十座森林,這是真的嗎?”
噴火龍:(拍胸口)“那可不只十座森林呢”
紙袋公主:“是真的嗎?”
噴火龍:“那還有假,不信你瞅瞅”
(深深吸一口氣,大力的噴到孩子們近旁)
怎么樣,我燒掉了五十座森林呢。
紙袋公主:“天阿,太棒了,(拍手)還能再來一次么?”
噴火龍:sure,沒有問題
(再深深的吸一口氣,比第一次時間略長,吸氣的聲音要有變化,然后稍緩噴出,然后有點喘息地說)
這次可是一百座森林啊。
紙袋公主:“真是帥呆了?。▽π∨笥寻l(fā)動:我們一起說)再噴一次!”
(又再吸了一大口氣,要有斷續(xù)和無力的感覺。然后,再短促地噴出。
(用公主聲音旁白:嘻嘻,這次的火還不夠考一串羊肉呢呢!他是沒力氣防火了,可他跑的快到時候能追上我呢)

紙袋公主:“噴火龍先生,我還聽說你只需要一分鐘就能飛繞地球一圈,這也是真的嗎?”
噴火龍:“一分鐘?這是誰說的”(很生氣的聲調(diào))
(咻,隨便做一個快速移動的動作)
紙袋公主:“哎呀,才10秒啊,真是酷斃了,(拍手)再來一次、再來一次!”
(咻,咻,做一個慢速的動作,然后有噴火龍的喘息聲)
紙袋公主:才20秒ye,再來一次吧
噴火龍:沒-問-題(垂頭,打呼嚕)
紙袋公主:“噴火龍先生(輕聲),噴火龍先生(稍大聲),噴火龍先生(大喊)”

紙袋公主:“雷諾~~雷諾~~,噴火龍已經(jīng)睡死了,我們抓緊逃走吧”
雷諾:“天啊,紙袋公主,你是一個公主!你怎么變成這樣?簡直一團糟!你渾身有烤地瓜的味道,頭發(fā)像鳥巢,特別是只穿著一個臟兮兮的舊紙袋。還是等你打扮得像個真正的公主后,我們再見面吧。”
紙袋公主:“哎呀,雷諾,你的衣服很整齊漂亮、發(fā)型也不錯、還打著網(wǎng)球,你看起來就像個真正王子,事實上,你卻是一個只注重外表的家伙,我可不要嫁你呢”
(紙袋公主扔下王子,高高興興地離開了,從此過著幸??鞓返纳?。)
附錄:
1、繪本劇劇本:
2、“紙袋公主”的心靈成長:
你在等待幸福嗎?臺北市立婦幼醫(y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yī)生 陳質(zhì)采
不記得有誰說過,勇於探索愛的本質(zhì),有助於我們提昇愛的品質(zhì)。
或許我們從來沒有注意過,身旁熟悉的歐美卡通及童話,像「白雪公主」、「人魚公主」、「灰姑娘」,究竟傳遞了怎樣的愛情關和兩性心態(tài)?
當然,再女性主義的浪潮下,這些故事也凸顯了過去女性角色的刻板與侷限。我記得家族治療師李維榕曾提起她在參觀德國的「童話之路」旅遊點時,坐再相傳住過睡美人的城堡改裝的酒店裡,所聽到的一段親子對話:一位三、四歲的小女孩很擔心的問母親說:「如果王子老找不到路,不來喚醒公主,那公主怎麼辦?」母親回答說:「那她只好等著,等到永遠?!?/p>
這其實是何等殘酷的答案。如果幸福與未來只能那麼被動的仰賴命運中的王子,我們?nèi)绾勿B(yǎng)成健康、有活力、快樂自信的新一代女性呢?怪不得有心理學家提出了「睡美人癥候」,主要是指很多女性過於依賴愛情,天天等著白馬王子前來,若王子不來,一生就只能在睡夢中朦朧渡過。
持有這樣的心態(tài),相信愛情可以解救自己困境的女孩,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還真不少。這些女孩的普遍特質(zhì)是依賴、蒼白、沒信心,一不順就去算命,怨自己命不如人,卻從來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活。當生命少了主動性,就會帶來許許多多的不安與擔心。他們花很多時間打扮自己,擔心自己外貌不夠亮麗,擔心自己青春不再,就是缺乏獨立的勇氣。彷彿現(xiàn)代版的灰姑娘,以為穿上玻璃鞋,找到一個白馬王子就可以離開讓自己受苦的家庭,沒想到被玻璃鞋束縛的腳,不但無法接觸到真實的大第,也無法自由的跑……。
隨著時代變化,能不能給孩子更多元的兩性角色形象,讓孩子有更多不同類型的典範。
當公主不再愛那無法欣賞自己聰慧和內(nèi)在的王子,她是在放棄自己的幸福,還是尋找自己的幸福呢?這是很值得討論的課題。
『紙袋公主』是一本可以多方閱讀及討論的書:可以是一種陪伴,書中幽默的畫面、富現(xiàn)代感的公主造型,很容易取攫孩子的心,成為孩子童年中熟悉的故事人物;它也是一本與同儕或親子分享及討論的書,讓彼此在尋尋覓覓的成長路上,可以學習從容的做自己。
新的世紀,真希望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學習從容自在的做自己。
李一慢,兒童閱讀專家,新閱讀研究所研究員。
發(fā)表評論